柴文婧想了想說:「至少應該會把渣男噶了才對。」
「這個故事比較複雜,有機會再告訴你。」唐黎一個漂亮的飄逸,乾淨利落地把車停在了養殖場大門外,「到了,下車。」
養殖場規模很大,在當地似乎有點勢力。
大門口的水泥路都是乾乾淨淨的,附近的樓宇房屋還算齊整,偶爾有在窗口好奇張望的人,精神面貌看著也不算差。
她們過來的時候看見不少衣衫襤褸的流民,但在養殖場附近一個都沒有。
兩人對視一眼。
之前沒往這邊來還不知道,看這架勢,這邊出了個土財主呢。
得知兩人要買家畜幼崽,門衛打量她們和停在大門外的越野,覺得應該是買得起的,就把兩人帶了進去。
她們買的量並不多,負責人沒有太重視,叫個人帶她們去選。
這家養殖場災難前就規模很大,主要養豬和肉羊,也有一些牛,供應當地的屠宰場和肉類加工廠。
暴雨來時損失很大,如今規模縮減了許多。
但即使如此,老闆也憑藉著養殖場的資源吸引了一大批人幫他做事,現在還跟烏連山的避難基地達成了合作。
避難基地連住民房子都沒建起來,何況是搞養殖了。
養殖場有大主顧,自然沒把買幾隻回去家養的普通住民看在眼裡,一點折扣都不給,一隻小豬仔就要100斤糧食。
差不多是民宿六個人半個月的口糧了。
唐黎眼神詢問柴文婧,這價格可不算便宜,買麼?
一個身形佝僂的女人艱難地站起身來,轉身離開剛打掃完的豬圈,渾濁的眼在不經意掠過唐黎時,呆了半晌,嘴唇哆嗦著叫出她的名字來。
「盼兒……」
第36章
柴文婧最終還是先買兩隻小豬仔回去養著。
但她們沒想到價格有些超出預期, 便約定好第二天再來交糧食買豬仔,順便給家裡通個氣。
如今糧食珍貴,200斤不是小數目, 而且買了還得餵養。
兩人幾句話就說定了,轉身便走, 途中柴文婧又對養殖場的羊和牛感興趣, 便多問了幾句。
唐黎跟在她後面,出了養殖區往大門走。
連走路都不太穩當的女人急匆匆脫下清潔外套整理了一下自己,衝出門時遠遠看著唐黎已經坐上車走了。
她又急又慌, 連忙去問之前招呼兩人的負責人。
負責人不耐煩地說:「那是來買豬仔的,你做好你的工作就行了,打聽那麼多幹什麼?」
說完就轉身走了。
女人沒打聽到具體的消息,卻一點也不氣餒,她們今天沒買, 肯定還會再來的。
她顧不得手頭的工作,連忙去找同樣在養殖場工作的老公。
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
女人叫袁秀琴, 是唐黎在這個世界投影對象的親生母親。
但如果唐黎在這裡,她恐怕沒那麼容易認出來。
短短一個月,袁秀琴從養尊處優二十餘年的富太太變成了如今身形佝僂的老婦人,只能勉強在養殖場裡找個工作過活。
唐黎還沒跟他們打過照面, 並不曉得一家翻天覆地的變故。
一個多星期之前,枝城的暴雨還沒停的時候,他們一家三口就已經歷經千難萬險逃難到了枝城。
濱城已經全部被水淹沒了。
他們運氣好,碰到了原身同胞弟弟林光耀的一個朋友在養殖場裡當小管理,便給開了個後門,叫袁秀琴和丈夫林昌平領了給豬圈打掃的工作。
夫妻兩個早年是苦過,後來發達了, 二十來年都沒幹過力氣活兒。
可他們什麼都沒有,除了工作,沒有別的辦法。
別的不說,兒子總是要養的吧。
之前為了郝利明的事,林家跟郝家大打出手,都進了醫院,最慘的就是林光耀,他在混亂中被郝利明的媽媽戳瞎了一隻眼睛。
正因如此,兩家鬧了個雞飛狗跳,根本沒能在暴雨初期囤點物資。
等到發現暴雨變洪災,全世界都遭殃後已經來不及了,大把大把的鈔票變成了廢紙,白送都沒人要,房子也被水淹了,不得不流離失所。
後來濱城全部被水淹沒,倖存的災民開始大批大批地往枝城轉移。
林家人三天餓九頓,終於還是平安到了枝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