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沒多少人來啊,老闆豈不是要虧死了。」先開口的是洪鐘,他吐槽著無關緊要的事情,反而讓嚴肅緊張的氣氛鬆快了點。
「進入正題吧。」衛斯誠坐直了身體,把桌上的乾果點心往對面兩個人那兒推了推,「我凌哥說有事要問,剛好我們也有事要找你幫忙。所以,誰先說?」
「這還要分先後?是誰不都一樣嘛。」洪鐘拿起一塊甜瓜往嘴裡送。
「那就先問您吧。」姜泠順著他的話接道,「反正都一樣,不如先請您幫忙解答一些問題。」
「怎麼又沖我來了。」洪鐘擦了擦手,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問吧,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
「我們進到第三隻龍眼之後,目睹了一次審判,台上的判官像是古代人,而那裡的人把這叫做『主官會審』。這是什麼意思?」
「這你就問對人了。」洪鐘喝了口茶,娓娓道來,「我那本記載六溪龍眼的古書里有提到過這個。」
「相傳,第三隻龍眼是天庭雷部分設人間的公堂和法場。每一年年底,雷部都會派官員在人間開設一次公堂,其主要業務就是處理亡魂的冤情和怨恨,這就是所謂的『主官會審』。」
「天上一天,地下一年。這麼算的話,你們去的那天剛好就是這一輪開設公堂的日子。但是呢,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每次審理不會花費太多時間,基本都是當堂審、當堂判、當堂執行。」
「每一次會審都是七月十五?」凌岓問。
「也不一定,我看那本書上記載的幾次會審日子不是在中元節,就是在清明節。但總之都是陰氣極重,鬼門大開的時候。」
「那回魂燈怎麼會在六溪村,難道他們真是守護龍眼的部落?」回去以後,衛斯誠聽姜泠講述了這次黔西南之行的全過程,對這個回魂燈很感興趣。
「當然不是啦。」洪鐘搖搖頭,「我聽小姜和小凌都提到過這個事。我猜最早的六溪村原住民的確和第三隻龍眼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回魂燈能鎮壓住冤魂鬼煞的惡氣,自然是這些原住民守護龍眼最好的寶物。」
「雖說龍眼庇護的地方一直都平安無事,可千百年來到底有沒有戰亂災禍誰又能知道呢?再加上當地的原住民早就和外鄉人通婚了,就算他們真有什麼了不起的血統,到現在也該稀釋得差不多了。」
「原來如此。」衛斯誠若有所思,接著指了指凌岓,「我姐也就算了,凌哥為什麼也沒被抹除記憶?不是說活人進入龍眼是大忌嘛?」
「這個問題,我這兩天也想了好久。就目前看來,只有一種解釋。」洪鐘看著坐在旁邊的人問,「在那個增加怨念的靈堂里,你就沒有什麼不好的想法?」
「沒有。」凌岓搖搖頭——他當時光顧著關揚和姜泠了,哪有閒心生出什麼別的念頭。
「這就是答案。從來沒有活人能在龍眼裡全程不帶任何怨念或者惡意走下來,他是例外咯。」
說到這裡,洪鐘突然一頓,跟坐在對面的姑娘說,「小姜,你那塊玉拿出來我瞅瞅。」
姜泠不知緣由,但還是把玉玦交給了洪鐘。
「怎麼了?」她問。
「我就說嘛!」洪鐘把玉玦對準光線仔細翻看,「上次你來找我的時候,我跟你說這塊玉還缺九隻角,現在只缺八個了。而且這次彌合的這塊地方色澤非常好,應該是有什麼人或者什麼器物加持。」
「什麼人?」衛斯誠比他師姐還著急,「還是什麼器物?」
「如果是器物的話,那應該是回魂燈。回魂燈重見天日後的那一亮,對玉的修復大有裨益。」說書人咂咂嘴,「如果是人,那十有八九是小凌同志。畢竟在龍眼那種地方都能沒有怨念,說明他至純至善啊!」
「可能只是因為我當時忙著管別的事,沒功夫想其他的。」凌岓聽見「至純至善」四個字,雞皮疙瘩掉了一地。
「那你也太小看龍眼的作用了。」洪鐘並不贊同身旁人的說法,「給你們設套的那個活死人,就那半人半鬼。」
「賀一川?」
「對,就是她。」被旁人提醒,說書人才想起來這個名字,「在正常情況下,加害她的罪魁禍首其實很早就被她親手解決了。但是她不依不饒,還要把不知情的人當成幫凶來恨,這就是龍眼的作用。或者也可以說,是指使她的人,利用了第三隻龍眼的作用。」
第23章 篇三:苔岑之契·幫忙
「哦對了,小凌同學還跟我說,在龍眼裡,他有時候會看不清,也是出於這個原因。」
「他本來就是去的人里三魂七魄最齊全、陽氣最重的;再加上我們小凌同學心地純良,沒什麼惡念,所以有時候反而看不太清亡魂的長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