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錢的是自己,背鍋的也是自己,最能辦事的更是自己,等旨意下來,升官的卻是別人。
你買了雞,拔了毛,劈柴燒水煮了,等熟了擺好盤,沒你什麼事兒了,還不給錢。這……
這叫陳初六的臉如何不能黑?
襲承基自表其罪,便被剝職還鄉,河東路隆德府的知府一職,便空缺了下來。按道理來,讓陳初六順利升首府知府,同時在路府里兼任一個職位,最恰當不過了。
可偏偏宋朝有個什麼鬼口號,叫「天子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大官任免,天子一個人不能拿主意。而是由底下的人,提名三五個人,再由天子圈定。
可提名了幾次,天子卻是全都駁回。誰都知道,趙禎想要的是陳初六,可底下呂夷簡堅決不允。呂夷簡自然不會自己出來和天子對戰,而是讓手底下的人不斷反對和勸誡。
趙禎將這些反對的人,免職的免職,罰俸的罰俸,結果弄得越來越多的人反對。拉鋸了許久,才折中又折中,定下來了是宋祁,這也是為什麼硬生生拖到了今年的原因。
宋祁升隆德府知府,還是有些勉強,故而並非判隆德府,也並非知隆德府,而是權領隆德府。職位比職務低,就叫權且領事,比陳初六這個暫代,好聽一些。
但不論是判、知還是權,這都是正式職務,三年一任。拿的工資,也是知府的工資。現如今陳初六這個,還是拿的少尹的工資,只是多一份津貼而已。
只不過,經過秦九這件事情之後,除了陳初六手刃閹豎出了大名,其次便是宋祁不畏強權護百姓,揚名立萬了。再者說來,外人都視宋祁為陳初六一派。
宋祁任隆德府知府這個安排,雖有些升遷得過快,但無疑是各方利益的妥協又接受的結果。
陳初六在門外平緩了一會兒心情,才推門而入,抱拳拱手道:「宋司馬,恭喜高升,這真是一鳴驚人,前途不可限量啊!」
眾人聽了這聲音,趕緊站起來,轉身向陳初六作揖,笑道:「別駕大人……」
陳初六點點頭,說起了客套話:「原來大家都在啊,本官倒是來遲了。」
宋祁這時腦子裡的喜氣,也逐漸淡去,看向陳初六,有意無意地道:「可見這天底下,曲直自有公斷,廟堂之上,殿陛之間的大臣,也是有遠見卓識的。」
「天子最看重的,並非是拔苗助長的旁門左道,而是腳踏實地、正大光明的治國之道。」
言外之意,你陳初六貪墨了那些錢,就是旁門左道,宋某這才是正大光明,因此被提拔了,而你沒有。
陳初六聽了,面色不改,宋祁這時卻對陳初六深深一揖:「自調任太原府通判以來,下官在別駕這裡學到的東西,遠勝從前二十餘年讀書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