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徒兩人,又回到了被子裡。陳初六躺著,卻是全無睡意了。正式帶在身邊的徒弟,狄青算是一個,這陳思懷也會是一個。
「雅兒,」陳初六摟著也沒睡意了的趙雅,問道:「若是我被外放到地方為官,怎麼辦?」
「外放?怎麼會……要是真的外放,那就外放唄,咱們是一家人,你去外地了,我也跟著去。反正我也四海為家慣了,住在哪裡都一樣。倒是咱爹咱媽,還有盼兒、雨溪、巧兒她們,跟著受苦就不好了。」
「聽太后的口風,似乎是要外放,但具體不太清楚。」
「哼,你為他們趙家做了這麼多事,又沒犯什麼大錯,要是他們無緣無故,把你外放到什麼窮山僻壤,我可不答應。大不了,咱們將汴京的產業全都變賣了,找個地方隱居,不問世事。不過,我覺得是趙家倚著官人,並非是官人倚著他們趙家。」
陳初六樂道:「你不也是趙家人麼?」
趙雅有一點點小傲嬌:「打記事起,就沒吃過趙家的飯,更別說我已經嫁給了你這個花心大蘿蔔。」
陳初六聞言笑了起來,這一來更不用睡覺了。起來吃了早飯,這才看見陳思懷姍姍來遲,雖然面帶委屈,但比之前要精神多了。陳初六讓他也吃了點東西,然後叫到書房,問道:「你平日一般做什麼功課?」
「回先生的話,弟子早起便讀書,用過午飯之後,再讀兩個時辰,然後習字。」陳思懷拘謹地回到。
「習字,用的什麼帖子?」
「淳化閣帖,鍾繇宣示表,黃庭經,崔敬邑墓誌等。」
陳初六聽了,低著頭想了一下,道:「崔敬邑墓誌方勁雄奇,清軍勁爽,筆致渾圓。而鍾繇宣示表則遒勁朴茂,字體寬博而多扁方,頗有建安風骨。兩篇名帖,皆是佳品,但卻是兩種風格,合在一起習字,難成一派,何不擇其中之一?」
陳思懷拱手道:「弟子不知哪種比較好。但弟子卻更加喜歡鍾繇的字,十分渾厚,好似雍容君子臨於古城之上。」
「那就選你喜歡的就行,練字不能死練,只能以此為範本,活學活用。」陳初六不待他說什麼,又問道:「昨天聽你講你正在讀穀梁傳?」
「沒錯。」
「你可知穀梁傳有三個常見的版本,一種是西漢用當時通行的隸書所寫,後來由幾位經學大師傳承,稱為今文。一種出於孔子舊居的牆壁之中,使用大篆寫的,稱為古文,一種是從戰國時期的荀卿流傳下來的。」
陳思懷點了點頭:「弟子所學,乃是今文,另外兩種並不常見。」
陳初六起身,站起來走到旁邊的書架,取下兩本書來,又道:「你也知道,為師 敘過道統,自孔子傳至荀子,故而為師治學主張,與荀子相近。這裡有古文、荀卿兩個版本,你都可以讀一讀。三本書之間的差別如果能讀出來,說明就入了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