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噠、噠、噠……」
陳初六的手指在桌面上敲了幾下,再看陳思懷仍然低著腦袋,微微頷首,道:「思懷,現治何經典?」
「小生正讀《穀梁傳》,《穀梁》強調禮樂教化,尊王而不限王,力主仁德之治,小生所以明其君臣之義。」
「其事莫備於《左氏》,例莫明於《公羊》,義莫精於《穀梁》,讀《穀梁傳》明君臣之義是不錯。」陳初六撫掌笑道:「但我問你一句,往日在陳莊時,你自稱晚生,而今日卻自稱小生,何故前據而後恭邪?」
陳思懷對答道:「先生,小生並非前倨後恭,實乃崇賢尚道,從一而終也!在陳莊時,小生閉門苦讀,只知有書中聖賢,不知有天下達者。出陳莊之後,知有先生國士無雙,繼先師之大統,乃當世聖賢,心嚮往之,故而請先生收小生為弟子。」
這馬屁拍的,陳初六聽了忙道:「吾非聖賢,願為馬融,傳道授業解惑也。」
馬融是東漢時期的人物,鄭玄到馬融處學習,鄭玄學成要離開,馬融感嘆說:「鄭生今去,吾道東矣」。
陳初六意思是,我願意當馬融,將自己的道傳授給你,讓你將我的道傳去別的地方。
陳思懷不知這個典故,聽了這話,卻不知如何回答,支支吾吾間,李成啟忙是道:「思懷,你還不拜謝,快行拜師禮!」
「弟子陳思懷,拜見先生!」陳思懷趕緊伏身三拜,又從桌上拿了一杯茶,遞了過來。
陳初六看了看李成啟,心中有些無奈,怎麼就點破了呢?陳初六還想著,故意設一句話,讓陳思懷聽不懂,隨後再加幾句訓誡。
從進屋開始,陳思懷十分謙恭,也算機靈,但陳莊出來的人,還是會有些自卑的。陳初六想看看他的承壓能力如何。只要陳思懷表現得還算可以,不怒不潰,就可以收為弟子了。
但被李成啟點破了,就不好再說什麼了,只好點點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算是應了這個先生,吩咐道:「先去下去歇息吧。」
「是,先生。」
陳思懷退了出去,屋中的氣氛一下子輕鬆下來了,周氏拍了一下陳父道:「他爹你瞧見沒有,咱們兒子真有教書先生的氣派!」
「瞧見了瞧見了,先前他考中舉人的時候,我就打算讓他開館教書算了。」
陳初六聞言汗顏,李成啟也是笑道:「賢婿少年砍成,天資聰穎。對了,賢婿,你不怪我愛才似渴吧?」
陳初六搖搖頭:「事已已矣,為之奈何?不過,岳丈呀,這陳思懷年紀會不會太小了一點?」
「年紀是小一些,但年紀小,才好教嘛。老夫看人很準,這些日子,老夫觀他也少年老成,將來或許真的能傳你的道。」
「唉……」陳初六嘆了口氣。
「親家說得對,年紀小才好教。兒啊。你看你弟弟善修,年紀也不小了,什麼時候你也上上心?」
「爹,娘,家人教不了,太親,下不去狠心。要是想讓善修學東西,你們二老不能心疼,得找個嚴師。」
一說到要找個嚴師,吃住在人家裡,數月半年見不到,周氏和陳父這心裡就不好受起來:「交給外人,我們怎麼能放心得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