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這是何人?」晏殊黑著臉問道,他身後的人趕緊查看了一下姓名:「回大人的話,此人名叫張泰,頭一次參加省試。」
晏殊聞言,閉上眼睛一談:「此人竟然自甘頓挫首戰,實乃不知輕重。」
「是啊,歷年進士,無不以首次參加省試的人居多,若是第一次考不中,愈往後便愈難考中。」
「可惜可惜,此人年才二十,著實浪費了機緣!」
晏殊等人嘆氣連連,離開了。按說晏殊是認得陳初六的,不過此事陳初六背對著,又有人介紹他叫「張泰」,故而沒往陳初六身上想。
而陳初六則是繼續揉他的面。這寒風吹,冷雨打的,他就想下一碗熱湯麵暖暖身子。可惜帶過來的面,都被那檢查的人剪碎了,成了麵糊糊。
揉完了面,陳初六又做了臊子。一碗熱湯麵下肚,渾身暖暖的,肚子飽飽的。看著別的人都在就這冷水啃餅子,陳初六別提多麼開心了。提起筆來,開始寫論。
論題是「天地之性人為貴」,陳初六謹對「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接著,還有詔、誥、表各一篇,判語五條。
擬漢令郡國舉孝廉詔。元光元年。
擬唐以狄仁傑為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誥。
群臣謝表。
這是詔、誥、表,也就是公文寫作。其次是五條判語,這是行政能力測定,和後世的公務員考試,也差不多。詔、誥、表都是一個臣子需要學會寫的,而判語則是治民需要學會的。
陳初六正在揮毫寫就,忽然一小吏來到了陳初六這考舍裡面,敲了敲門,沒好氣道:「張老爺,吃得可還香……」
「嗯哼?」陳初六停下筆,站起來行禮道:「不知有何事?」
「如今開考已有一日半了,知貢舉大人讓在下前來收諸位老爺已是寫完了的卷。」那小吏回到。
「還要收卷?這是為何?」陳初六有些警惕。
「未免考生中途相互調換考卷,要收回去加蓋印章。」那小吏回到:「還請老爺放心,這卷子是老爺自己送到知貢舉大人門口,不用擔心小人等調換。」
「哦……」陳初六拿著自己的卷,送到前面去,然後繼續回來寫自己的東西。
知貢舉院內,有人拿著這文章,笑著走來:「大人,這是那考場揉面之人的卷子,沒想到他竟然已是寫完了策,難得難得。」
眾人一聽,都是湊了過來,但都是故意慢了半步,讓晏殊拿到了卷。晏殊眼睛一掃,道:「這字還算不錯,沒想到他這揉面的手,寫字還是一把好手。」
「呵呵呵……」眾人裝作啞然,大人你真幽默。
不過,沒十息功夫,晏殊咦了一聲,眼中露出驚訝之色:「慢著,此子不簡單。」
「哦?莫非此人是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