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濁沒心思管理她的情緒,轉身投入和投資商的飯局。
除他之外沒人知道,他想說的話,還有後半句。
只不過,他沒說。
——【這話別傳到她耳中,她才幸福沒多久。】
-
九月三十號下午,中華大地,不管是上學的、還是上班的,都難免身在曹營心在漢,無心學習、無心工作,一心只想給祖國母親慶生。
不過,電視民工是從來沒有節假日一說的,甚至越是節假日他們越忙。
十一期間,雖然《麥地和光芒》的錄製照舊,但節目組還是基於人道主義,給所有工作人員放了個小假。
在九月的最後一天,他們在酒店包了個頂樓,邀請大家一起過來聚餐。
葉迦音叫上桑晚榆和她同行,不過,因為臨時插了個工作,葉迦音要到的晚一些,讓桑晚榆先上去。
桑晚榆到的時候,一行人正圍著製片人林央八卦:「央姐,當初怎麼想到做這樣一個綜藝啊?」
坐在人群中央的林央聽到,回答說:「當時來臨川調研,看到牆上印了一句話,一下子就把我打動了。」
眾人好奇:「什麼話?」
她說:「中國人要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話一出口,一瞬靜默。
原因無他。
只因這句話太質樸,卻又太有力量;太落地,卻又太有信仰的張力。
近些年,文化安全、科技安全、國防安全、信息安全等概念逐步落入國人視野,成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並在社交媒體上廣泛傳播。
身為傳媒業的一份子,林央自然為這份普及感到驕傲,感到欣喜,但與此同時,她也覺得有些遺憾,那就是很多人都忽視了一個概念,叫:糧食安全。
忽視了國家在糧食安全方面所做的努力。
忽視了保障糧食安全的主力軍農民,忽視了在現代化轉型中不那麼遊刃有餘的農村,忽視了同樣是經濟命脈之一的農業。
——忽視了這片質樸的土地。
而土地,正是屬於中國人的人生敘事。
想到這兒,林央又開口道:「當然,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受到《旗幟》這本書的影響。」
三年前,一個筆名叫AZ的作家橫空出世,並帶著《旗幟》這本書異軍突起,名聲大噪。去年,這位作家又發行了此系列的第二部 ,叫《脊樑》,據說,此系列的第三本書正在籌備過程中。
每本書都只有短短的十來萬字,篇幅不長,卻都讓人印象深刻。
這些書里,沒有什麼大道理,沒有什麼大敘事,就是講普通人、普通事,讓他們自然構築成「充滿溫情與敬意的歷史」,構築成屬於中國人的人生敘事。
當時,除了這本書的內容,另一個被大家廣泛議論的話題,便是作者的筆名:AZ。
最初,讀者看到這個筆名內心是有些不自在的,心想你一個中國人,並且還是寫中國人的故事,怎麼不起個中文名。後來,經一個網友解讀,大家才覺得這個筆名起的是真的妙:從A到Z,不管這裡的A和Z是拼音還是字母,都是從頭至尾,囊括了所有人名,囊括了所有故事,自然也囊括了歷史、今朝與未來。
後來,江湖傳聞,有說AZ是學數學的、也有說她是學計算機的。那時候林央就想:屬於中國人的人生敘事,一個非專業人士都能做到,他們專業就是搞傳播的,為什麼做不到?
每每想到這兒,她都覺得汗顏,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她覺得這份記錄有意義。
於是,她頂著壓力,讓《麥地和光芒》應運而生。
她也想要,盡綿薄之力,創造一個屬於中國人的人生敘事。
-
頂樓一派熱鬧時,一輛黑色攬勝正緩緩泊進停車位,泊好車,賀輕舟剛從車上下來,便看到迎面緩緩開來了一輛黑色的奧迪A6L,恰好停在他旁邊的車位。
跟他一樣的京A牌照,後面的數字,暗示著車主非富即貴。
在臨川縣看到這樣一輛車,賀輕舟自然以為是沈清濁,本想著等一下一起上去,結果,從車上下來一張陌生面孔。
他不認識他,他卻知道賀輕舟的名字。
之前,在一個頒獎儀式上,他見過賀輕舟,那年的賀輕舟,一舉斬獲多個業界大獎,意氣風發,風光無兩。
在政壇縱橫多年,他識人功底自不必說,因此,雖然只見過幾次,但他心中對賀輕舟早有定論。
在他心裡,賀輕舟這個人,不謙遜,也不驕傲,領獎時就堂堂正正站在那裡。那姿態擺明了就是在說:管你外界怎麼褒獎抑或貶低,我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
雖然兩人並不算認識,但賀輕舟看他示意,還是基於商業禮節,朝他點了點頭。
後來,等上到頂樓,賀輕舟才知道原來他是《麥地和光芒》總製片人林央的丈夫,任尋。
親自從京溪開車過來看老婆,這對夫妻的情意可見一斑。
果然,賀輕舟上去的時候,唐若冰正當著眾人的面起鬨:「我們央姐跟她先生可是,總台佳話!」
眾人聽了,直呼神仙眷侶讓人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