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安然母女的到來婆媳倆很歡迎,「就把這裡當自己家,千萬別見外!咦?這裡還有兩位小客人啊?」阿婆很風趣。
「是美鳳的玩伴,她阿公送給她的。」安然解釋道。兩隻忙給眾人作揖,逗得幾人哈哈大笑。
「你們吃什麼?」阿婆問。
「小火小紅很會抓魚,阿婆,它們自帶糧食。」美鳳忙給眾人解釋。
「還自帶糧食啊!呵呵呵」
「它們喜歡去海里抓食物,但要做熟了才喜歡吃,平時我們吃啥它們吃啥!」安然解釋道。
車裡帶了米麵油糧,安然卸了下來,二十斤的大米,三斤花生油,一罐豬油,一簍雞蛋,幾斤臘肉臘腸,零散的還有一些東西,「這是我們母女的伙食費,阿婆嬸子別嫌棄。」
「那用得了這麼多!太多了!」婆媳忙推辭,安然解釋美鳳阿公去佛山做大廚了,家裡吃用不缺。她看向李軍,希望能留下東西,再說她們母女還要吃喝的。
「阿媽阿婆,收下吧,嫂子和美鳳也是要吃喝的,你們也跟著改善改善,平時太節儉了。」李軍道。
婆媳這才讓把東西搬下來,村子離著海邊很近,最近的碼頭也不小,那裡停泊著大小船隻,據說颱風來的時候還會有外面的漁船過來避風。
第一頓飯李軍出去買回來一條五斤重的斗鯧,魚頭燉了湯,魚尾和一塊魚身清蒸了,他們清蒸是用豆醬,魚腹部做了燜燒,還有一盤醃製的魚塊油炸了。
白米飯,大夥吃的都很香,見母女倆都喜歡阿婆很開心。李軍吃了三碗米飯,平時家裡都是煮白粥,很少做米飯,安然帶來的米是東北的大米,很香很軟糯。
母女倆占據了李軍的房間,李軍的房間收拾地很乾淨,被子疊得見稜見角,這是軍人養成的習慣。
下午安然帶著美鳳和兩隻狐狸去了海邊玩,兩隻狐狸引來村里一群孩子,狐狸下水他們也小水,安然則帶著美鳳和一些女孩子在岸邊撿貝殼。這樣的時光不會很久,安然想在美鳳上學前讓她好好享受一下童年快樂時光。
「車白!花蛤!瓜子!小魚!」美鳳已經認識好多種海鮮了,這一片屬於岩礁區,海水下的礁石上附著著很多螺貝和海瓜子,蚝等,這不是海膽嗎?一處水窪里還躺著幾個海膽,安然看著個頭不小便夾出來回去燉蛋吃。
兩隻狐狸很快有了收穫,嘴裡叼著兩條黃牆,身上怎麼還纏著一隻八爪魚?安然趕緊將小紅解救出來。
孩子們見狐狸這麼能幹跟著鬨笑起來,「好厲害!它們好厲害!」
兩隻被刺激到了,一個猛子扎進水繼續抓,好嘛!真是愛吃什麼抓什麼!上次可能吃油炸沙尖上癮了,沒一會兒就給抓了一小袋沙尖,還不知從哪兒弄了幾個鮑魚給安然。
「好了,咱們回去做飯了!」安然看看天趕緊回去,一出來就是大半天,等下還得去碼頭看魚貨。
李家阿婆真沒想到兩隻狐狸能抓這麼多的東西,安然笑道「它們可挑嘴了,都是它們愛吃的!」
「是會吃的狐狸!」阿婆將東西一看讚許道。又問安然它們喜歡這些魚怎麼吃?
「阿婆,趁著新鮮我先做出來,等下咱們煮白粥就行。」安然接手了灶房,用沙尖魚燉了一盆湯,香煎了兩盤,其中一盤是屬於小狐狸的。
油勒和泥猛全是用咸梅蒸的,海膽做了蒸蛋,貝類螺全是白灼。
阿婆看安然做菜手法嫻熟不禁問她在潮汕待了多久?她從孫子那裡知道她是外省人嫁來潮汕的。
「差不多一年了。」
「你是有心的!」不然也不會這麼快適應了這裡的生活。就是——阿婆苦笑,就是太會浪費東西了!這樣怎麼過好日子,因安然只住半月,阿婆和媳婦都忍住沒說。
安然諮詢阿婆後將幾個鮑魚切片與老菜脯炒了,**從外面帶回來一兜蚝肉,說是給安然她們做蚝烙。這個任務就交給了**,安然也想學學這裡怎麼做蚝烙。
與林成榮做法略有不同,林成榮是將蚝仔和雪粉水混合好豬油煎,**則是油鍋先下粉水攤成圓餅,在圓餅似熟非熟時淋上蛋液,再放上了漿的蚝仔、香蔥略煎,撒臘肉丁,周圍淋上豬油,下面煎焦黃,翻面繼續煎成酥脆。
她的粉水是薯粉摻和了少量大米粉,做出來的蚝烙兩面金黃酥脆,裡面鮮嫩,而且這裡的蚝好像味道更好,這一點安然相信自己的味覺。蘸碟用了魚露和沙爹,沙爹是潮語,閩南語則是沙茶。是印度尼西亞風味食品,傳到閩南取其辛辣,加入另外一些材料做成這裡很獨特的一種醬料——沙茶醬!
沙茶醬由芝麻、花生、左口魚、蝦米、椰絲、大蒜、生蔥、芥末、香菜籽、五香粉等原料磨研成粉,與油鹽熬煮而成,口味咸鮮微辣,是這裡人常備的一種佐料。各地方各家在做沙茶醬時又有所不同,各有所長,就看自己的口味。安然是非常喜歡,吃飽了安然說帶著孩子去碼頭看魚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