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孫子走了老太太坐到老爺子跟前:「別發愁,不就是少賣點嗎?孩子們都大了,咱們家有人手,倒不如把驢肉湯鍋做起來,這樣骨頭雜碎的都能賣成錢,多少是個進項。」鎮上有人做,他們加上這項生意無疑是跟別人搶飯碗。可這青龍鎮做驢肉生意的誰家又不是相互搶飯碗?大家彼此明爭暗鬥了這些明年不都過來了嗎?
老爺子手指頂著眉心思索後叫過來兒子,對老婆子道:「剛才看你拌菜我也在想這個問題,百姓能吃得起驢肉的還是少數,但一碗驢雜湯卻是人人都能喝得起。等到了秋冬季,就連那些行商走卒都想喝口熱的,一碗粥一文錢,咱們一碗砸碎湯就算兩文,加肉另算,老大媳婦烙的火燒好吃,咱們也一同賣了。
雖然都是小利,咱們家現在需要這種細水長流,眼看著姑娘小子們都起來了,以後婚嫁都要錢,咱們家不得不往長遠考慮。」
安然算是明白了,安家應該是從這時候加了驢肉湯鍋的,也不知道蒸餃什麼時候做的?
晚上家裡來了一個老頭,端著盆要老湯油。
「二大爺,您這是包餃子還是烙餅?」安炳緒幫他裝了兩大勺子問。
「包餃子,你三叔一家明兒回來,明兒給大爺留塊肉,他們就喜歡吃驢肉餃子,放上一勺子老湯油可香了!」二大爺腰背有些駝,因為不想跟兒子進城一直待在鄉下,沒辦法,兒子一家隔段時間就來看看。
「二叔的手藝沒得說,就是采把野菜包出來的餃子都好吃!」安仁泰笑著讓老人坐下,這位二叔以前在濟南府飯館一直幫廚,倒是學了一手包餃子的功夫。
老人可能平時寂寞,他願意坐下來與人聊天。
「今兒沒肉了,明早您來取塊肉給孩子吃。還有驢血,走了您端一碗回去炒辣椒韭菜。」安仁泰給老者裝了旱菸點上火道。
「你家生意真是越做越好了!明早給我留一塊肋條一塊後腿腱子,孫子們愛吃。」老人很為安家高興。
「哪兒啊!」安仁泰讓孫女抓了一把剛做出來的肉乾給老人,將白天事說了一下,「買賣現在不好做了,本來夏天就不好賣,少了兩個主顧更難做了。」
第9章 老人嘆口氣:「鎮上煮肉的人家多,你爭我搶在所難免,要不等入秋你們也做驢肉餃子?雖然咱們鎮上家家都會做驢肉餃住
老人嘆口氣:「鎮上煮肉的人家多,你爭我搶在所難免,要不等入秋你們也做驢肉餃子?雖然咱們鎮上家家都會做驢肉餃子,可真要想把驢肉餃子做好吃也是要功夫手藝的。再說外鄉人來咱們這兒不就是想嘗嘗驢肉嗎?吃盤咱們這兒的驢肉餃子才叫地道!」
安仁泰認真想過,外面世道不安寧,販一回驢不是被土匪搶就是被各地衙差官兵揩油,他很想安安穩穩做驢肉生意,如果煮肉一直維持下去他也不想別的了,可煮肉困難了就要考慮考慮其他了。
「二叔,等我們做餃子了還望您在旁指點指點。」
「沒說的!有需要你就讓孩子們去叫我,要不我這點手藝也會帶去棺材裡。」老人痛快答應了。
等老人一走,兩兒子又湊過來:「爹,咱們家真要做餃子?」做餃子就要好好準備了,鋪子那邊怕是需要幾個人手,都去鋪子了家裡這邊怎麼辦?再說鋪子那么小能行嗎?
「我是這樣打算,驢就不養了,每天去你們有根叔那裡定一頭驢,本身驢屁股蛋太瘦就沒人愛吃,不如拿來做成餃子,鋪子那邊收拾出來,外面加棚放四張桌子,湯鍋餃子都做。
光有餃子可不行,吃餃子的都好喝幾口,酒水上來酒菜也要準備。所以咱們家驢肉板腸照舊鹵一些,缺啥再從你們有根叔那邊拿——「安仁泰一*說完打算,安炳貴道:「爹,這不是食鋪子了嗎?」
「對,就做食鋪子!我是這樣打算的,趁著你們二大爺身體還硬朗,咱們把餃子學好了隨時加上。買賣不會一家獨大,尤其這吃食,南來北往,人的口味不同要求不同。侯家煮肉再好不也有別人的一線生機?侯家不可能把生意做盡,咱們也不能一棵樹上吊死人。」
老爺子這樣說兄弟倆沒意見,這樣做能把驢每個部分全部消耗了。
安家第二天沒開始做湯鍋,而是想辦法銷售煮出來的驢肉。女人們起早拌了一大盆驢雜準備帶去鋪子部分,剩下的讓安舒信準備去碼頭賣給那些船工船客。老爺子今天親自跟去了,他在家已經坐不住了。
李氏將蒸饅頭的面做成了發麵餅,光有肉沒餅怎麼可以?
李氏做的發麵餅里刷的油酥是老湯油與五香粉鹽混合而成的。做出來的餅裡面鬆軟外面酥脆,咬一口是濃濃的五香味和肉香味。
安然一看要了一小塊餅,夾了一塊肥瘦相間的碎肉,讓她爹給淋了一些煮肉湯汁,咬一口,還真有肉夾饃的感覺。安然眯著眼吃得正香,隨即感受到不善的目光,抬頭一看卻是大伯娘李氏正不善地看她。安然一笑,繼續吃。
安舒齊一看也喊著要,李氏給他弄了一個肉多多的,嘴裡還嘮叨著:「就你嘴饞!這可是賣錢的,就這一次,下次可不能吃了!再吃打你屁股!」說著又朝安然投去冷冽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