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墨江縣,是墨家的墨字。
墨江縣通水路,半日後他們行進了墨江縣水域內,進入墨江縣後,賀文嘉和漁娘看到外頭不一樣的風景。
比如,跟江道相接的田地旁豎著大小不一,樣式各異的水車、翻車、筒車等,兩岸的道路、村莊等也比別處規整,一看就知道這是修建前特意規划過的。
到了縣城碼頭後,他們沒在墨江縣縣城停留,下船後要去范家村,范先生叫他們坐板車去。
范先生如此說,賀文嘉和漁娘倆人也不矯情,互相扶著去板車上坐著。
馬匹奔跑起來,又快又穩,賀文嘉拍拍板車,激動道:「師父,這板車特意改過的吧。」
范江橋笑道:「別看你坐的板車只是村里人拉柴火雜物的普通車子,底下的軸承、輪子等都是改過的。」
漁娘指著道路說:「除了車之外,路也比尋常官道平整。」馬匹跑的如此快,要不也不會如此平穩。
「正是,每隔十年我們就要把路修一修。從縣城到范家村的路不長才能修得這般精細,官道太長了,若是照著范家村的路這般修,就算能征上來徭役,戶部也沒有這許多錢財。」
「范先生,可能請您族人幫忙,把我們家的馬車改一改?」
「可以改,回頭把馬車趕到木坊里找他們就是。」
到了范家村,賀文嘉和漁娘大開眼界,他們沒想到范家村竟然有十多座木坊,專門研製車輪的,研究水車、弓箭、農具、家具等等。
除此之外,最讓人覺得驚奇的,竟還有個專門研究如何讓木頭做的鳥能在天上飛的木坊!
不管成不成,這個想法領先世界呀!
除了木坊之外,還有鐵器坊,聽范先生說這是報備過朝廷的,不管刀槍劍戟,這裡頭的范家工匠都能做。
除了冷兵器,漁娘發現他們在山腳下還有個專門研究火藥的鐵器坊,據說炸了兩回,幸好人跑得快,還沒人炸斷胳膊腿。
「不是,你們哪兒弄來的配方啊?」
「這還用問?你看過《天工手記》嗎?,書里不是說了麼,凡火藥以硝石硫黃為主,草木灰為輔,鞭炮不就是這麼弄出來的嗎?」
「不過鞭炮炸得不行,我們想著道士煉丹炸爐子,那爐子是鐵的銅的,咱們用鐵片銅皮包著在裡面裝藥,也能炸,就是不知道能炸多大,也不知道什麼時候炸。」
漁娘嚇得一哆嗦,這不定時炸彈你們也敢亂來?命不要了?
「哈哈哈,嚇你的,我們可惜命著呢,自有其他法子可用。」
賀文嘉和漁娘到范家村好幾天了,兩人也見了許多范家人,范家人知道漁娘是范江橋的徒媳,拿她當自己人,說話一點不避著她。
其中一個剃光頭的二十來歲小年輕說:「不止咱們這兒在搞這個,朝廷工部在山裡也在研究這個,我看他們不太行,研究進度還不如我們呢。」
「這……朝廷不追究你們?」這等利器該掌握在朝廷手中啊。
幾人笑道:「我們又不傻,這事兒肯定要上報朝廷才能幹呀!」
漁娘也跟著笑,既如此說,外頭都傳范江闊身為工部尚書卻被皇上嫌棄拒絕他入閣,看范家村這待遇,明顯不是這麼一回事。
皇帝把范江闊這個工部尚書撇到一邊,不叫他摻和進世家和寒門的爭鬥,不是看不上他,可能是為了保護他吧。
漁娘把她的猜想告訴賀文嘉,賀文嘉覺得:「你可能猜對了。」
「為何這麼說?」
「范家村東邊那片良田,我今日跟師父過去轉了轉,聽師父介紹我才知道,那片地歸許家。」
「前朝末年南陽戰亂,當今皇上就把南陽府的許家人遷了一批到九江府。新朝建立多少年了,如今還有一部分許家人在這裡種地。」
不僅如此,墨江縣跟其他縣不同,朝廷專門派了個千戶駐紮在墨江縣附近,這裡既不是戰略要地又沒有金礦銀礦,若不是為了保護范家許家,為何會如此?
夫妻兩人對視一眼,范家這條大腿抱對了。
不管世家和寒門以後斗得如何,以范家為代表干實事的這批人,肯定不會被皇上推出去當炮灰。
賀文嘉忍不住了:「不行,我要給我爹寫信炫耀炫耀,我得叫他知道我現在有多厲害。」
「你可得了吧,要寫信也要等咱們到京城後再寫吧,這點事也值得派人跑一趟?」
「好吧,聽你的。」
賀文嘉有些遺憾:「可惜,黃有功和朱潤玉沒來,我真想叫他們過來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