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寬廣的心胸,願善待楚國典籍,從而善待楚人。
但他總覺得不對勁,到底哪裡出錯了呢?
伏生一時半會想不到,只能不確定的重複道:「大王說的對?」
嬴政笑著頷首:「既如此,傳令下去,天涼了,該讓楚國破產了。」
啊?
伏生驚呆了:「大王,不是說善待楚人麼?」
「寡人何時說過?」
「士不可以不弘毅。」
「對啊。」嬴政回答的理所應當。
「聖人言,一個戰士不可以不弘揚他的毅志,如果他不清楚,那就打到他明白自己的責任遠大為止。」
「負芻不乖,楚貴族天天蹦躂,盤剝黔首,為非作歹。楚境內賦稅嚴重,黔首甚至吃不飽飯。
既然楚王不清楚君王的責任,寡人就打到他清楚為止。」
嬴政眯著雙眼,看向伏生漫不經心道:「伏博士,你認為寡人說的對也不對?」
伏生呆呆回覆:「結果是對的。」
他之所求,便是讓黔首安心的活著。
可過程不對。
「既然對,眾卿好生做事,穩住後方,讓王翦早日拿下楚國才是。」
「諾。」
轉眼間春去秋來。
伐楚大軍春末夏初出發,正是黔首播種的好時機。
再回首已至深秋,播種南瓜的黔首糧堆滿倉。
自項燕死後,大軍勢如破竹,楚國根本找不到厲害將領對抗。
唯一有實力的項燕幼子,也因楚王懷疑不得施展抱負。
身為項羽的叔父,項梁可是後期反秦起義的核心領袖之一。
他繼承項氏的軍事傳統,能力出眾。
擅長統兵,擁立楚懷王孫子熊心重建楚政權,是反秦聯軍實際領袖。
也是秦末起義中僅次於項羽的核心人物,若未早逝,可能改變楚漢爭霸結局。
既然提前知曉此人,蒙愔可不是聖母,也不會養虎為患。
一邊給猗蘭君送信,讓她不惜代價陷害項梁,最好讓楚王親手殺了他。
可惜項梁的名聲雖然變壞,楚王終究沒下黑手。
蒙愔也沒太失望,項梁躲的過初一躲不過十五。
在渦河決戰時,從系統那兒購買特殊武器,活捉項梁。
蒙武沒好氣的踹了他一腳:「夷寧,此人領兵能力不錯,又不可能背叛楚國,殺了吧。」
蒙愔有點猶豫。
她本來想留項梁一條命,逼迫項羽為秦國賣命。
蒙武一句話打消她的猶豫:「項燕都殺了,讓他們父子倆地下相見多好。」
對啊,項燕已死,乃秦軍所為,雙方本就結下樑子。
再者說,此時的項羽不過十來歲,好忽悠。
遂不再猶豫,砍了項梁人頭。
一連損失兩員大將,楚軍潰散的更加厲害。
王翦率軍直逼壽春。
秦朝以十月為歲首,十月初一,這天被稱為臘祭,也是現代意義上的春節。
咸陽街頭人影憧憧,到處有傳令兵大喊。
「大捷大捷,前線傳來消息,楚國已滅,楚王被俘,王將軍不日班師回朝。」
「大王,楚國敗了,他們敗了!」
嬴政立於上方,短暫沉默後嘴角扯出不易察覺的弧度,臉上滿是勝利者的從容。
「可說哪天回來?」
「將軍說大概一周。」
「彩彩彩!」嬴政嘴角弧度越來越大,從容不再,變得欣喜若狂。
「快些準備,迎接咱們的大功臣。」
史官在一旁奮筆疾書:「秦王政二十一年,楚王負芻虜,楚地定。」
懸在頭上的六把劍又去一把,只剩下齊。
齊國都城。
臨淄。
作為戰國時期最繁華的都城之一,臨淄城規模宏大,人口眾多。
戰國中期,這裡的居民約有四十萬,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街道縱橫,市場繁榮。
分為工商業區、平民居住區、貴族府邸所在地和齊王宮殿。
《戰國策》曾有記載: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
翻譯過來就是街道擁擠,車馬行人摩肩接踵,衣袖能連成帷幕,揮汗如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