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們議論紛紛,聲調並無掩飾,收攤子的學生們聽到他們的話,心中不甘,但到底自己一方理虧,於是,哪怕被人嘲到臉上來,也都不吭聲。
他們兀自收了攤子,去敬意樓包廂,齊齊商量對策。
「要我說,直接借給他錢,讓他做生意不就行了?等他賺錢了再還。」
「法子好是好,但恐怕行不通。他這輩子唯一做的生意就是賣菜賣魚賣雞蛋,你直接讓他做生意,他不會,賠個底兒朝天,不是憑空添上許多負債,生活雪上加霜?」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說怎麼辦?大桑村能被院長的學生帶起來,是因為他們擅長織布裁衣,缺的是一個路子。大川家有什麼?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會!」
「別急、別急!」
油條在旁邊打圓場,「院長說,最重要的是因地制宜。咱也得因時、因人制宜。大不了,咱們讓他從村中低價收菜,統一賣給食堂、酒樓等,他自己也能賺個差價。」
「他能做,別人也能做。而且,他要是包攬了大批的菜蛋供應,其他送菜的農人怎麼辦?」
「真麻煩……院長究竟是怎麼讓那麼多百姓富起來的?聽顧師兄講的時候,明明感覺很簡單。」
同學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愁得堪比憂心兒子前程,煩悶不已。
他們反覆念叨張梓若找他們談話時,所說的原則:「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因人制宜」、「共贏、造福百姓,互惠共長」等等。
油條閉著眼,不斷思索,河灣村的百姓就多才多藝嗎?大川和他們有什麼區別?
趙祥直接說道:「咱們在這裡想再多,也不如明天跟著走一趟,看看他家,說不定會有新的想法。
另外,咱們分配一下任務,去找酒樓的管事談關於收菜的事;去找找早期的河灣文化報,看看上面關於百姓致富的故事;去找來自河灣村的百姓打聽打聽,找不到就找跑物流的人打聽。
誰家人去過河灣村的,回家以後,也都找家人問問。爭取在上學前,把事情處理好。」
「行!」「我看可以!」同學們紛紛附和。
也有人問:「咱們不去問問夫子和師兄嗎?」
「不行!咱們之前和夫子誇了海口,結果一件事都處理不好,不丟人嗎?起碼咱得自己先試試!」
眾人統一了意見,各自領了任務去行動。
次日,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明白了,我明白了!」油條激動道,「院長因人制宜給出路,但不是全靠對方自己的條件和技能,而是在此基礎上,提供技術或創意,從而讓對方擁有一項獨特的營生!」
其他人靈光閃現,「咱們要把自己學到的東西和他家的條件相結合,幫他升級!」
「對!就是這樣!」
眾人越說越興奮,當即拿了幾個方案出來。
大川挑菜來,三班學生先把他領到一處酒樓賣菜。掌柜的來查看,看菜長得好,處理的也乾淨,很痛快地全收了,告訴大川,下次可以直接把菜送到酒樓。
大川連連謝過掌柜的和三班學生,覺得能有這麼一個方便,那幾個銅板已經花得很值了。
三班學生卻不甘於只做到這地步。趙祥他們安排了馬車,說要到他家實地考察一下。
一群人風風火火地前往大川家中,在大川家人拘謹地招待中,在村人好奇地圍觀中,查看了大川的家庭情況,村中環境,田地糧食與蔬菜種植情況等等。從幾個方案中選了一個最適合的。
他們把大川帶回城中,找來九班的公孫朝,請公孫朝幫忙教大川如何燒烤,以及如何調製燒烤醬料。
「這些步驟你一定要記住了,深深記在腦海里!這就是秘訣!
無論是烤魚,還是烤蔬菜,就是烤饅頭也好吃!這些都是你家能夠拿出來的東西,對你們來說也不難。你最主要的就是好好練一下手藝。
有錢的話,再買點肉來烤,這個賺頭更大。
價格,我們已經根據成本、市場算過了。這是價格單子,你背——我讀,你背下來。」
大川聽著他們的話,聞著烤肉的香味,肚中咕嚕嚕作響。他卻顧不得這些,腦中像是有無數的爆竹,在噼里啪啦的響,帶著過年的喜慶,又有著做夢的恍然。
他顫顫巍巍的說:「這、這可是傳家的方子!你們、你們就這樣交給俺?俺拿去做生意,你們賺的錢不就少了嗎?」
公孫朝與趙祥他們都笑了起來。
「錢是賺不完的,世上賺錢的法子多的是!」
「我們不耐煩整這個,這個賺的也多是辛苦錢。」
「即便有其他人也做燒烤生意,你在東城,他在西城;你在京城,他在府城,也各自安好,都能賺錢。能讓人富起來有什麼不好?」
「我們追求的可不僅僅是賺錢,而是利用自己的能力造福百姓,帶領百姓一起過好日子,做濟世之人!」
這樣,等院長讓他們與河灣村總校的人交流時,他們也能挺起胸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