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其他一些書。我知道弩有很多種。我說的是那種、那種相對輕便的,一個人就能手持的連弩。」
李清柳揮舞著手臂,激動地比劃著名。她談起自己的設想時,整個人仿佛都在發著光。
「那種輕便的連弩,便是沒經過長期訓練的女子也可以使用。」
方羽擔憂道:「清柳,你想要做連弩?這恐怕不行。我們可以用弓箭和刀劍,但即便是打造出來的刀劍,也要標上工匠的名字。
但弩,不一樣。私自製造兵器甲弩是要除以刑罰的。」
「你說的弩是那種射程遠威力大的弩。我說的是輕便的弩,輕便的連弩也不行嗎?」李清柳不甘心。
在這事上,方遠兄妹更為了解。
方遠一反平日裡嘻嘻哈哈的模樣,沉穩道:「你製作弓箭,可以賣給村民。但製作連弩,不行!雖然不是軍中用的床弩和重弩,但一樣不能在民間流傳。否則,你就要被投入大牢了。」
「清柳,要不算了吧?」
「太危險了,反正弓箭就夠用了,何必管那麼多?」
同班的同學們都勸李清柳不要考慮武器的事情了,製作弓箭養家餬口就挺好。以後學的多了,還能用別的知識掙錢,何必要一條路走到死,自己走到大牢里去呢?
李清柳搖搖頭,握著自己的弓箭,抿著唇不大甘心。
張梓若問她:「清柳,你是想要做連弩,還是想要改進弓箭?」
李清柳抬頭:「我想把二者結合起來。讓弓箭具備連弩的發射速度,也可能沒有連弩那麼快,但起碼能提高它自身的速度。而且它還能夠具備弓箭的遠距離射程,以及強大的攻擊力度。」
張梓若肯定道:「這是一個很好的設想!」在現代,已經有牛人做出了二者的結合體,但放在古代,肯定更為困難。
無論如何,自己的學生能夠主動創新,想到這一點,還是很讓人高興的。
張梓若大大誇獎了李清柳一番,轉而說道:「武器終究不比別的,必須注意相關的禁制,考慮自身安全。
律法課的夫子應該有講到本朝相關律法。我記得其中一條是,民間研製的武器和農具,送到官府評估可以獲得獎勵。
假如你研發新武器成功,不要急著對外售賣,先送到官府去報備。無論能不能獲得獎勵,起碼不能讓自己陷入危險。」
方遠點頭附和,「沒錯!沒錯!官府是鼓勵研發新農具的!武器雖然沒什麼人做,但你要是做的好,會獎你一大筆銀錢!上面還會刻上你的名字!」
李清柳終於笑了起來,「那我研發出來就去官府報備!」
「這敢情好!但你實驗的東西可不能對外流傳啊!」方遠叮囑。
「我明白!」李清柳笑意融融。
方遠由她一啟發,自己也動起了腦筋。他請教張梓若,「夫子,她兩者結合能做更厲害的武器,我能不能把風扇也和別的東西結合起來?」
張梓若樂於解答他們的問題,尤其是他們很有創造性的問題。
「你想把風扇和什麼結合起來?」
「我想把風扇和水車……不!不!不是水車。我是說那個、那個……」
方遠透過窗口指著河流的方向,「就是和水車連在一起,能像錘子一樣,一下一下捶穀子的那個東西。」
張梓若:「水碓?」水碓是一種利用水力驅動的舂搗設備。水車帶動連通軸旋轉,上面的撥杆也會被帶著動起來。
撥杆利用旋轉撥動木桿的一端,木桿就會翹起,再次落下時就會像錘子一樣砸進凹槽。
人們用此來加工糧食,也可以用來搗碎藥物、礦石,或者竹面紙漿等。
這個是古人的智慧結晶之一——水碓。
「對對!就是水碓!」方遠高興道,「我每次拉風扇反正也是往下拉,水碓的錘子也是往下捶打。要是我把繩子綁到錘子上。它自己會一下又一下的錘打,不就等於風扇會自己轉了嗎?」
第211章 從今日起,就要發光了
「哇,你可以啊!」何樂一張拍在方遠背上,「竟然有這種奇思妙想!」
「方兄!多年未識你才華,是我眼拙了!」
「這法子聽起來真不錯!和水碓結合起來以後,我們不就可以一直扇風扇了?厲害了,方兄!」
……
同學們紛紛誇獎方遠。
方遠連連拱手,笑逐顏開道:「過獎過獎,今日風扇吹開了蒙在我這顆明珠上的灰塵!讓讓,不要擋著我發光!夫子,您覺得我想法怎麼樣?」
張梓若笑道:「很好!很有創新精神!聽起來是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不過你也要考慮到,水碓是和水車連在一起的,利用了水力的驅動。
風扇放在室內,打算怎麼連接呢?還有一個問題就是,風扇的穩定性。當拉扯的力道過大過猛,風扇會不會倒?」
方遠:「那就把風扇下面的這根支柱給固定到一個地方,或者多加一個支柱,把它固定到牆壁一側,讓它無法摔倒。」
「至於水力……我們造個假山?把水引過來,裡面再弄個水車?」
方遠猶猶豫豫,他一時也想不到更好的法子。
張梓若:「如何讓水一直流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