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劫匪?」
所有人神色一變,當即拿起手邊的傢伙什。
「不是!不是!這回不一樣!騎高頭大馬的!還扎著紅花!方縣尉他們也來了!」
「看看去!」張梓若領著人浩浩蕩蕩的往村口走。半途遇到接到消息的里正和族老們,一起前往。
於縣丞緊趕兩步,滿面笑容地說道:「張夫子!天使來了!快領著村人們一起接旨吧!」
第202章 宣旨
「誰是里正?」騎在高頭大馬上的男子高聲喝道,「速速找人來領旨!」
里正躬身向前,「我、小人是村中里正。」
「還不把人都叫過來接聖上旨意?」
「是、是。」里正點了十來個村裡的青壯,飛快的向外跑去,通知各戶人家。
早在聽見鑼聲響時,村里大部分的人都拎著鋤頭耙子跑了過來。即使是在家裡的,也都拎著傢伙什往外沖。
被扶著下馬車的太監面色一沉,「這是做什麼?要造反嗎?」
里正神色惶恐,「不敢不敢。現在正是翻地的時候,大家都在地里忙活。聽到通知,這不是順手拎來了?」
於縣丞、方縣尉他們也都幫著講話。
太監冷哼一聲,見人烏壓壓的來了一大片,倨傲道:「行了,接旨吧!」
眾人在於縣丞的指點下,面朝皇宮的方向跪下,聽手拿聖旨的太監宣旨。
他抑揚頓挫地念了一大通,鄉親們聽不明白前面佶屈聱牙的詞彙,在後面卻是聽懂了的。
「……念河灣村眾英勇果敢,武德可嘉,忠勇可鑑,特封河灣村為武德鄉。免去武德鄉一年賦稅與徭役,有功者論賞……」
免去一年賦稅和徭役?
村民們個個心跳加快,勉強控制著呼吸,不要讓自己高興出聲。
里正帶大家接了旨。他雙手捧著聖旨一動不敢動。
太監身後的人拿了一捲紙來,由兩人緩緩展開。三個龍飛鳳舞的大字躍然其上。
太監說道:「這是皇上親手題的字!聖上心懷天下,關懷民生,特賜武德鄉三個字,你們可要對得起聖上的龍恩!」
「是是是!小人們一定不辜負皇上的看重!」
「行了,這些也抬過去吧。」太監一揚手,他身後的人抬了三個沉重的大木箱過來。
木箱打開,裡面是成串成串的銅錢!
村民們眼睛發直。好多錢!好多好多錢!
太監目光輕蔑的從他們熱切的面龐上掃過。果真是沒見識的鄉野粗人!
若不是宮裡的皇子病重危急,皇上心情煩悶暴躁,官員們特意遞了各種報喜的摺子來。
而雲縣平叛的消息又恰恰趕在皇子轉危為安的時候,皇上龍心大悅,不僅賜了賞,還親手題了字。若非如此,他怎會到這麼一個鄉野之地來?
太監掃一眼人群,又問:「誰是張梓若?」
張梓若擋在顧雲淮面前,如尋常讀書人般行禮,「我便是張梓若。」
太監臉色稍霽,「皇上念你聰慧果敢,雖是婦人,卻有常人所沒有的英勇,又聞你在家鄉興教化,多義舉,特賞你書百卷,銀百兩。
知你有一幼子,聰穎懂事,特賜端硯一方,孩童弓箭一副,望他將來文成武就,金榜題名。」
同來的侍衛抬來一個箱子,裡面放著成卷的書。另有人送來一托盤銀光湛湛的元寶給張梓若。
再有兩人分別捧著一精美的木匣子,拿著做工精緻的弓箭,要給顧雲淮。
張梓若不得不錯開一步,讓出身後的小反派。
顧雲淮淡然自若的接過賞賜,和張梓若一同謝過。
太監瞧見顧雲淮臉上隱隱的墨色痕跡,目光一觸即收。到底只是一個鄉野娃娃,能沾上皇子的光也是造化。
他宣了旨意,領著人便要走。張梓若和里正等人留他們在此用飯。
太監一口回絕。於縣丞等人都言河灣村風景好,美食好,勸他在此歇一歇,嘗一嘗本地特色。
太監的視線從村舍之間一掃而過,嘴角微提,淡淡地笑笑。沒說什麼話,直接轉身上馬車,「咱家還要趕快回京城復命。」
於縣丞、方縣尉等人只得上馬,朝張梓若、里正等人拱拱手告辭,陪同天使一行人離開。
車馬人聲漸遠。
第一次見這種陣仗,屏氣斂聲的村民們終於長長鬆了一口氣,興奮的聲音也壓得低低的。
「娘誒!這可是皇上的賞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