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紅著臉,訥訥不能言。
占了上風的瀋河略略得意。
張梓若問他:「瀋河,你的箭是裹了布頭不假,真殺敵時,會裹布嗎?你身邊站的都是親人好友,你一箭射出去,若射的是親友的腦袋、眼睛,或脖頸怎麼辦?那你究竟是殺敵,還是助敵?別人都是護家人,你先滅滿門?」
瀋河也默默地垂下了腦袋。
「你們的事情說白了就是武藝不精!偏偏還不當回事兒!等你們真想當回事的時候,誰給你們機會?!你們自以為的小失誤,放戰場上就是致命的大錯!害人害己!」
「我看以後,你們兩個不用參加演練,也不用參加巡邏隊了!」
「夫子!」兩人都驚慌地抬頭,懇求道,「夫子,再給我們一次機會吧?我們肯定改!」
「改?拿什麼改?拿隊友的性命讓你們練嗎?什麼時候練好了武藝,不傷自己人了,再談這回事!」
「就是!先練練吧!」
「要不然,敵人還沒來,隊友就先躺下了!」
周圍七嘴八舌的說話聲。
張梓若扭頭一瞧。
在地里或家裡忙活的村民,不知道什麼時候都湊了過來,還裝模作樣的拿著鋤頭在地上刮刮刮,地皮都快刮冒煙了。
還有那個拿著掃帚掃地的,我乾乾淨淨的地面怎麼就多了一把瓜子殼?拿個掃帚掃半天,那把瓜子殼都沒掃乾淨?
張梓若目光一掃,看熱鬧的人群中,李大娘脖子一縮,訕訕地朝她笑笑。
張梓若收回目光,對瀋河與大牛說道:「都是鄉里鄉親的。不說出府城,縣城,就是出了村,你們兩個同來自河灣村,都是最親的。看看你們剛才說對方的都什麼話?太難聽了!」
「要是孩子學了,都成什麼樣子?一個個都還自稱半個讀書人呢!說話都得注意方式!」
大牛委屈,「還能怎麼注意?真正難聽的話,那什麼十八輩祖宗,我都沒說。」
瀋河大大點頭表同意。
鄉親們也紛紛表示,這次吵架,是村子裡有史以來最文明的吵架了!以前大家用俚語土話罵人,那才真是葷不忌!
還有人表示,要不信,讓資深罵戰選手李大娘給說幾句。
上次匪徒來襲,村人怕李大娘一家真被賊人給害死,經過一致討論,允許他們回來住。但要是再作妖蛾子,就連墳地頭都沒得住了。
李大娘一家吃了教訓,回來後低調得很。
一群人笑哄哄地讓李大娘示範兩句原味髒話。
張梓若微微皺眉,正要阻止。李大娘已忙不迭地擺手拒絕,「咱也是受了教育,那啥、薰陶的人,不講髒話、不講髒話了!」
張梓若點頭,「少說髒話,對孩子影響不好。」
「對!小夫子和沈照都在這兒呢!沒得污人耳朵!罵人得罵的文雅點!把那些葷的都去掉,只剩素的!」
張梓若:「……我不是這個意思。我是說,我們要善於發現對方的優點,像和嶠一樣注意表達的方式。」
第201章 我悟了
「和嶠?誰是和嶠?」
張梓若:「和嶠是晉朝的一個官員。晉朝是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篡位建立的。」
「哦哦,司馬懿,我知道!夫子您講的三國的故事裡面有他呢!」聽到熟悉的人名,村民們很是興奮。
張梓若點頭笑道:「是他沒錯。司馬炎就是晉武帝,他是一代開國之君,但他的寶貝兒子,被立為太子的司馬忠卻是個傻子。」
村民們紛紛咋舌,「傻子也能當太子?」
張梓若笑道:「再傻也是他的兒子。」
「哦,這倒也是,我家的鍋碗瓢盆還都想傳給孩子呢!他當皇帝肯定有更多的家底兒,也都想傳給兒子。」
「不過,晉武帝的兒子傻得太有名了!滿朝文武皆知,都暗自發愁。要是皇帝沒了,太子繼位,太子這麼傻可怎麼辦啊?」
「是啊,怎麼辦啊?」
張梓若:「晉武帝也愁啊!他總盼著有什麼奇蹟,或者有一天自己的兒子突然開竅了,腦子靈光了!
有一天他決定考察一下自己的傻兒子。找了一群大臣來,現場問自己兒子各種問題。
這太子是一問三不知。
大臣們都很無語,但這是皇帝家的傻兒子啊!他們是不能批評的,只能夸。怎麼夸呢?眼睛一閉,使勁拍馬屁,說太子英明神武。」
「但和嶠是一個老實人。這種馬屁精的話他真說不出口。他想說實話。可他又不能直接說,皇帝,你兒子就是個傻子!那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萬一皇帝生氣,直接把他砍了怎麼辦?」
「他就運用自己高超的語言表達能力,說,『皇太子有淳古之風。』
淳古什麼意思?就是淳厚古樸而單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