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有客人來賀喜。一直不慌也不忙的新媳婦派陪嫁丫鬟去看,是誰來了?丫鬟去瞧了瞧,是桓范公子。可這有什麼用呢?丫鬟是又急又擔心。
新媳婦卻很鎮定,斷定桓公子一定會勸許允進來。
這桓公子嘞,果然勸許允了。他說,『阮家既然把丑姑娘嫁給你這樣的俊傑,肯定有人家的道理,你應該好好體察才是。』
許允一想,也對,那就回去看看。一進房,看見那麼丑的媳婦,扭臉就又要走。」
「哎呀!可不能讓他走了啊!」村民一巴掌拍在麥杆上,急得恨不得鑽到故事裡,直接拽住許允。
丁招娣一掌拍在腿上,激動道:「對呀!不能讓他走了!新媳婦知道,他這一走,就再難回來了。一把抓住他衣裳,不叫他走。」
「但許允都快煩死了,故意問她:『當人媳婦應該具備四種德行,你有幾個德行?』
這阮家的閨女非常自信,說,『四德之中,我只差一條,就是長得不好看。而士人應該具備各種好的德行,夫君你有幾種?』
許允比她更自信,感覺自己各種德行齊備,凡是君子應該有的好品德,他都具有。
阮娘子一聽他這話,就說,『君子的各種品行中,以德為首。但是你好色卻不好德,咋能說諸德齊備呢?』
許允被她說得臉都羞紅了,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從此往後,他對自己的醜媳婦敬重有加。
看見沒?要是沒才華,阮家的閨女一輩子都得被人指指點點,在婆家抬不起頭。但她不僅有自知之明,還有知人之智,機敏多才,成功叫自己過上好生活!」
聽故事的村民有點頭附和的,也有不服氣的。
「她要是長得好看,就不用經歷這些了。」
「好看確實不用經歷這些,但是沒過多久,這男人就會娶新的更好看的人。而且,再好看的人也會跟花兒一樣,慢慢枯萎。然而,有才華就不一樣了,無論過多長的時間,才華都是可貴的。有才華的人是別人沒法取代的。」
丁招娣侃侃而談:「就像這個醜媳婦,不僅挽回了許允的心意。後來,許允還事事都徵求她的意見。許允遭受大難後,還是她用智慧保住了許家的根苗!這是光有一張臉的人能辦到的事情嗎?要是沒有才華,不得被磋磨死?」
這回眾人紛紛點頭稱讚。
連前頭割麥子的男人都回頭夸道:「這阮家的閨女可真了不得!許允好福氣,娶了一位賢妻!」
「對啊!擱一般人,哪有阮家閨女這麼有本事,早哭成河了。」
…:
聽到眾人的稱讚聲與討論聲,丁招娣頗有一種講書人的成就感。
眾人聽完,咂摸完這個故事,猶覺不滿足,催促她再講一個。
第171章 有車了
在鄉鄰熱切的呼喚中,丁招娣又給大家講了一個王公淵與諸葛誕女兒,新婚當天唇槍舌劍的故事。
「後來呢?他們後來怎麼樣?」
丁招娣繪聲繪色地講述這對才思敏捷的夫婦後來的經歷。
金色的麥田上,大家一邊忙活,一邊豎直了耳朵,聽名人八卦,還時不時討論一番。若是聯想到熟識的村人,少不得要調笑幾句,惹來一陣笑罵。
太陽越升越高。清晨的一絲涼爽早已消融,空氣又變得燥熱起來。
茂盛的綠葉間,蟬鳴陣陣。
張梓若將顧雲淮送去上學後,來打穀場繼續打麥子。發現自家的麥子竟然有大半已經被打好了,均勻地攤在地上晾曬。
另一台打穀機也被運來了。李大妞夫婦,還有他們二弟二弟妹都正在給她家打穀子。
張梓若疾步上前,「我來我來,你們趕緊去割麥子。現在正是搶收的時候,別耽誤了。」
「不耽誤!之前您說釤刀割麥子快,我爹就給我們每一房都定製了一把釤刀。一個壯勞力一天能割上四五畝的麥子。我家昨日光是用釤刀就割了有近17畝的麥子!我們其他人用鐮刀也收了兩畝的麥子。剩的那些今日不愁收!」
顧八爺的二兒媳從她手中把麥子抱過去,不讓她忙活。「我們人手綽綽有餘,您就別擔心了。再說,我們提前打穀子,也剛好能和大家錯開。」
「是這樣沒錯!」李大妞夫婦把箱子裡的麥粒倒出來,朝她笑笑:「師傅,您就歇會兒吧!說好地里活兒我們包了,結果還讓您幹了那麼多活兒,我們這心裡著實過意不去。您還是讓我們忙會兒吧,我們這心裡也好受點。」
李大妞她男人把打穀機往前推推,接腔道:「就是啊師傅,您每天那麼忙,又要教學,又要管講學大賽,還要教我們,給我們解答疑惑。好不容易有個空閒,您就歇會兒吧。」
「放心,我累了就回去歇。」張梓若拿起他們帶來的竹耙子摟麥子,把麥堆攤開。
李大妞接過她手中的竹耙子,「哎呀,我的師傅,您就別撐著了!沈明珠昨日幹完活,今日都不出來了,保準是累著了。你比她乾的活更重,打穀機死沉死沉的,你還踩了一下午的踏板,那能不累嗎?您也回去休養休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