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頁(1 / 2)

「有!有!」荷花拉著自己的孩子往前擠,「我家孩子報名!」

荷花的孩子上台去了。

孫明在台下不斷觀望,見程夫子和燕夫子果然如瀋河所說,學富五車,博文廣識。

且台上還有林舉人和另外兩位讀書人,都是真真切切有才華之人。

他們都會時不時的點評。倘若這次錯過,下次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有這樣的好機會?

孫明踟躕許久,終究按捺不住,也去報了個名。

荷花的孩子得了70多分,聽過評委們的點評後,如害羞的乳燕一般投入母親的懷抱。

輪到孫明了,他緊張地整理衣襟。

他的兒子抱著孩子,給他拍拍衣衫上的塵土。

「爹,你要實在緊張,咱就不參加了。」

瀋河拍拍孫明,「老丈,啥也別怕!你往台上一站,就當下面全是蘿蔔白菜!長得老茂盛了!你就當在地頭兒講話!該咋說就咋說!再不濟,也有優秀獎呢!」

「多謝小兄弟。」孫明向他一禮,囑咐兒子看好孩子,上台去了。

「諸位夫子,諸位父老鄉親,我叫孫明,是一個屢考不中,連童生都沒考過的讀書人。

以前在書齋讀書時,有幸結識張夫子。當日,張夫子說想要教學生,借卷子。她不嫌我屢次名落孫山,收了我的卷子。

後還托人轉告我,河灣村讀書人多,可來交流學習。

我對科舉已心如死灰,此次來只為帶孫子增長學識。

但聽了這麼多課與評委們的點評,我甚為激動!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大好的機會,一個了解我自己為什麼屢次失敗的機會。

故而,我此次厚顏上台,既為講學,更為尋求指點。」

他朝評委們深深一禮。

眾人皆正色還禮。

程明達讓他如常講學。

第103章 善人自有福報

孫明有著給兒孫啟蒙的經驗,講述的語言並不晦澀,且講課內容詳實,言語樸實,對經義亦有一番自己的見解。

毫無疑問,獲得了眾人熱烈的掌聲。

評委們也都給出了高分。

孫明卻頹喪茫然,絲毫沒有得高分的喜悅。書背得再熟,基礎知識講得再好,又有什麼用?科舉不還是考不過嗎?

他給評委們行禮道謝,踟躕著,不知該如何說才好。

程明達善解人意地問道:「孫老丈熟讀經義,但又考了多年,想來應該是考的進士科?」

科舉考試除了進士科,還可以考明經科。

明經科主要考儒家經典,雖然也有時務策,但重在對經義的背誦和記憶。

而進士科,除了帖經,還重在考詩賦和策論,考的是解決問題的能力和綜合素養。

即使同樣通過科舉考試錄取做官,進士科的人比考明經科錄取的人要更得人青睞。

以孫明對經義的熟識程度,若考明經科,應當不至於垂垂老矣還未考上。

孫明態度恭敬:「正是,學生考的是進士科。」

程明達頷首,給出幾道經義題,讓他作答。孫明對此早已爛熟於心,答案脫口而出。

台下的鄉親們斂聲屏氣,竟似自己科舉一般提心弔膽地看他應對。

孫明的兒子緊緊地抱著孩子,緊張地屏住呼吸,忐忑不安地望著他爹和評委。

他爹考了那麼多次,次次失敗。

村人多有嘲諷奚落,說他家是吃風屙沫供個老耗財,他爹是打不死的小強,立不起來的老棒。

還噁心她娘是常有福,不吃谷來不吃糠,吃喝全部靠天上。他娘常氣得吃不下飯。他爹更是整日苦悶不已,在村里幾乎連頭都抬不起來。

被人嘲諷了,也只是苦笑著離開。

他多麼希望他爹能夠考上!能夠狠狠打那些人的臉,讓他們閉嘴!

他爹也許把這次講學當做了救命稻草。他又何嘗不是?

他爹一把年紀了,白髮蒼蒼,在台上自揭傷疤,只為求得指導。他心中格外不是滋味,忍著鼻腔的酸意,緊盯台上。

程明達問了經義,又讓孫明作詩,聽完後,暫時未做點評,又出了一道策論題,讓孫明作答。

孫明如同在科舉考場上一般,謹慎認真地答題。

聽完他的回答,程明達捋著鬍鬚說道:「老丈在經義這一塊並無太大問題,若只是默寫或背誦,可謂毫無錯漏。」

「只是在釋義方面,可結合多本註解理解。」

最新小说: 我在無限世界修機械美人 大鐵匠與豆腐娘 主母愛誰當!紈絝夫君為我掙誥命 小巷日常[八零] 星河長明1戰與遠征 探班 重回高考前一個月 狐寵 海大胖覺得不行 與龍傲天成婚百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