燁樺:「如果再有機會,她或許會更愛你。」
對方:「…..但願如此。」
對方只有單層面的回答。
沒有上下文鋪墊,也能夠迅速理解雙方所構建的談話內容。
只是為什麼提取出來的信息,看起來是倒置的。
燁樺是故事內容索取者,可她大部分的時間是用來提問。
而疑犯做的更多的是回答。
單純從提問結構來說,這是一種本末倒置的依附關係。
可單從受害者側寫來說,燁樺根本不符合他的側寫,年紀太大,學歷不夠,家庭條件也不符合。
兇手的動機到底是什麼?難不成是母愛缺失?
「Fi查一下暨南市00年之後所有的離婚案件,目標縮小為孩子被判給父親的。」
Fi收到指令開始在法院系統內找尋。
「總共有1523個。」fi速度之快,令我瞠目結石,「需要在縮小嗎?」
我拿起厚厚一摞文件,扔給孫濤和王安,「找一下這個人是幾歲被母親拋棄的?主要找他被關在地下室的詳細內容。」
孫濤和王安加入搜查大隊,快速瀏覽。
「八歲。」王安找到了。
「目標搜索為8-11歲之間,因為母親家庭暴力而上訴的離婚案件。」我指著fi的電腦。
Fi一陣操作,「女性家庭暴力導致離婚的案件真是屈指可數,只有5個。」
「核對畫像。」我湊到電腦前,眼睛盯著屏幕希望能夠碰到好運氣。
「嗯………」fi比我還緊張,將背景資料拖出後,啟動模擬人臉核對程序。
屏幕轉圈…..
比對成功。
「真的找到了!」fi快速將法院內網當事人信息拖到公安系統後台查詢,立馬跳轉出了身份信息,「你比鶯燕系統還牛逼。」
我苦笑,「要是沒電腦厲害,豈不是要下崗了。」
「王川,2004年暨南市中級人民法院把他判給了父親。母親因涉嫌□□、家暴、非法囚禁被判刑15年。」
……
我們幾個人大體瀏覽了一下案子卷宗。
王川今年26歲,八歲那年被母親囚禁在□□據點的地下室。
曾經被母親毆打昏迷,直到父親報警,警察將其解救。
當時救她的民警確實是個女的,而且還當過這個案件的人證。
….
可我總感覺哪裡不對。
「查一下王川背景資料。」我捏住眉頭,「這兩年有沒有犯罪記錄。」
「王川,飲料工廠工人,沒有犯罪記錄,消費記錄也很正常,沒有精神疾病,醫療保險顯示最近開過幾次安眠藥。」
「給他工廠負責人打電話,把人先控制住。」我指揮身後的小劉,小劉收到任務便出門打電話去了。
現在上午7點鐘,按照兇手殺人手段來看,燁樺只剩五個小時的時間。
小劉推門出去,把辦公大廳里的手機視頻軟體聲放了進來。
「據我可靠消息,「索鏈殺手」在暨南市行兇,兩名死者接連被害,她們死去時被擺…..」
我和陳墨同時愣住,聽到內容破門而出。
只見一個警員坐在工位上,目不轉睛的看著某個博主的最新更新。
博主嬉皮笑臉,絲毫沒有把這件事情當成嚴肅事件,反而用一種八卦娛樂的心態,剖析案情。
雖然他製作的視頻畫面上雖然沒有屍體的影像。
但博主的描述非常準確無誤,甚至繪聲繪色把劇情推向了一個更神秘的走向。
「倒回去。」陳墨站在警員身後,氣壓已經降到最低。
警員嚇了一跳,回頭愣著不動,以為自己上班摸魚被領導發現了。
我趕緊上前解圍:
「麻煩你能把手給我們看一下嘛?」說著也不管對方同不同意,直接把手機拿在手裡,領著陳墨回到了辦公室。
陳墨已經僵了。
可以說她已經被氣僵了。
走路都已經開始跺出聲音了。
「….據出版社朋友告訴我,這個兇手是燁樺《目光是你》的原型人物。這本書…..」視頻還在播放著,博主的聲音迴蕩在整個辦公室里。
王風來站在陳墨旁邊,臉色一樣難堪。
陳墨的鐵青著臉,「打電話給出版社,問這個消息是誰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