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思晴:你怎麼這麼會抓漏洞?
「別管我們以後住在哪兒,京都有房子最有底氣。」顧思晴又道:「咱爸要是再問建議的話,我們都說在京都買五套。」
顧一敏和顧二慧對視一眼,這可是幾套房子,幾萬塊錢!得慎重考慮。
「看了宅子後再說。」顧二慧道,顧一敏跟著點頭。顧思晴嘆氣,她甚至都想豪氣萬丈的買條街,奈何那些錢不歸她做主。
躺在床上她想怎麼掙錢。
《誰的童年不煩惱》可以出版了,要是在幾十年後,出版一本書如果賣的好的話,作者還是能掙不少錢的。就是不知道這個年代的書出版會是個什麼情況。
根據她對這個年代書價格的分析,《誰的童年不煩惱》定價應該在3塊左右。一本書3塊,她如果抽10的版稅,是3毛,全國發行的話……
就是不知道全國發行的話能賣出多少本。如果是幾十萬本的話,她就有幾萬塊錢的版稅收入。
但願這些不是她的空想。
顧一敏和顧二慧閉眼睡覺之前,都在想顧思晴剛才的話。無論是在村里還是在栗州,她們都沒有見過顧思晴嘴裡說的那麼有底氣的女人。
不過想想還是挺爽的!
顧三靜把沒有吃完的果脯放到枕頭底下,想著回去的時候帶給小夥伴吃。
一夜無話,第二天一早葉馳就來了,跟顧建國商量了行程,最後決定先去看宅子,然後中午去葉家吃飯。
葉馳找的宅子自然位置都不差,顧思晴大概估計了一下,這三套雖不是故宮邊上的宅子,也在以後的三環內。
「這幾個宅子是連著的,」葉馳下了車跟他們說:「這個胡同里的人大都在棉紡廠上班,前段時間棉紡廠新下了一批職工房,這胡同里很多人都分了房子。新房子要裝修,老房子放在這兒也沒用,就想著把老房子賣了裝修新房子。」
說著他們進了一個院子,裡面熱火朝天的,幾戶人家正在搬家。有一對二十多歲夫妻模樣的兩個人,正在拌嘴。
妻子拉著臉跟丈夫抱怨,「這些家具還拉到新房幹嘛?新房子裡就應該是新家具。」
丈夫一臉無奈,「你嘮嘮叨叨什麼?都買新家具你有錢?」
妻子:「房子不是要賣嗎?賣了房子就有錢了。」
這時他們看見了顧建國和葉馳一眾人,妻子小聲跟丈夫說:「就是他們要買房子啊?看穿著打扮都挺好的,怎麼會買這種宅子,買樓房多好。」
她說這話的時候帶著優越感,丈夫聽了她的話說:「外地人,又不是工廠職工,哪裡有樓房分?」
他的語氣中也帶著濃濃的優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