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角度來說,和戀愛還真有幾分相似之處。也難怪有些粉絲付出太多,情感方面無法自拔。
即使自己也有類似經歷,印珹還是由衷地覺得,追星這件事,還是晚一些比較好。印珹那時候即使一直追逐著邵洲,心里依舊存著自我。追星也不忘給自己找工作,只不過那時候發生了一點意外——這不是,沒幾天就掏著了嘛。直接靠拍照發家致富了,人生就此拐個彎。
否則,等大四第二個學期,他估計就要把邵洲暫時放在一邊,自己專心去找工作了吧。
工作和生活才是橫亘在自己面前真正的問題。年紀稍長的粉絲,即使有不顧一切,但也會小心地把握自己的生活,不會把自己的人生寄托在某個藝人身上。
但要是有些年輕粉絲,尤其是還在義務教育階段。
他也聽過不少小學生大粉故事,那邊老師上著課,這邊手上揣著兩個手機,同時給哥哥做數據加指揮散粉衝鋒,PUA那一套玩得不要太熟練,各種話術張口就來。什麼——
[全世界哥哥只有我們了,你為了哥哥付出一點錢都不樂意嗎?]
[你沒有錢總有時間吧,每天花半小時投票很難嗎?要是連這點都做不到,你還粉哥哥幹什麼?]
不知道有些人怎麼想,印珹反正是不能理解。不是,自己兜里才幾塊錢,還想著拯救所謂哥哥的人生?哥哥一件外套十幾萬,你們爸媽辛苦工作一年都不一定賺得到。只聽說過窮人到富人那裡打秋風的,內娛倒真是開創新天地,有錢人去窮人那集資,簡直倒反天罡。
這種催氪落實到具體情況還有代言。尤其是蒸煮代言那種奢侈品的時候,粉絲購買力業界也全都在看著的。
這時候就有打腫臉充胖子的某幾家,買的時候花團錦簇,買完了連續退貨。退貨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幾,簡直是送上門讓別人群嘲。
粉絲沒錢就沒錢,買了又退是怎麼回事。這件事簡直就像是地獄笑話。從那之後,有些講究的就把這事寫進了合同里。免得有些明星總是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天天發大水,還以為自己真的特別受歡迎。
邵洲這數據倒是真實的,他沒給自己買粉絲量和數據,但那時候印珹不是也在數據組裡頭,整天就是開小號和分身,一人轉發回復好多條。
但現在不這麼幹了,太累了。正事多了,實在沒工夫幹這麼些事。忙的人多了,邵洲這數據看著多少有點捉襟見肘。
平時也不打緊,但問題最近不是要宣傳合作嘛。好不容易撈到個化妝品牌要合作,總不能一開始就數據很差吧。這樣也打自己臉不是。
不過,這事也要問問邵洲意見,「洲哥,你那個微博數據要不要動員一下?」讓退休的數據工們帶著自己老兒子們捲土重來?晚上連夜動工,一晚上還真能弄出不少來,多少也是給他長長臉。
咱們都要出門了,輸人不輸陣。總不要讓別人拉出來看太丟人。要是花錢買更是不知道把臉擱哪兒,還不如在粉絲群里求求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