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詐宣傳,普法教育。
王家村獎勵機制(第一版):
衛生監管,每日環境最優的前三戶獎勵五文。
土地管理,莊稼長勢最好的前三戶人家每月獎勵一百文。
置辦學堂,請夫子教授考編課程,上學的孩童包三餐。
修路,參與人員每日十五文工錢。
種樹,每種活一棵樹獎勵一文錢。
寫完規劃後,季冬青又盤腿開始了修煉。
因學成了煙寒若雨,她開始參悟第二式江逐天月。
練完劍後,季冬青拿著拐杖去了阿婆家。
阿婆見季冬青來,熱情地想讓她來家裡坐坐。
季冬青只是將拐杖遞了一根給阿婆,就匆匆往村委會方向跑去了。
瞧著季冬青匆忙的背影,阿婆摩挲著拐杖,心裡酸酸漲漲的。
季冬青是第一個到村委會的,見大家還沒來,她便把寫好的幾份計劃書挨個發在了桌子上。
不一會兒,大家就都來了。
因與季冬青不太熟悉,都只是乾巴巴地打了個招呼。
季冬青也不在意,只要能幹好工作,別的都不重要。
人到齊後,季冬青開始講解起計劃書。
大家一愣一愣的,讓季冬青懷疑是不是有什麼不妥的地方。
「這個只是初版計劃,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都可以暢所欲言。」季冬青怕大家礙於她的面子不敢發表意見,故而主動開口。
「不,不是的,是這些意見太好了!」王倩語氣有些顫抖,像是難掩激動。
其他人也紛紛應和,誇讚季冬青的想法。
「謝謝大家對的支持,但是具體的細則,還需要大家一起補充。」
「像是農牧方面,我認為還存在很大的問題。這兩天我去看了一下田,荒草長得很高,土質也因多年不打理變得很差,還有種子和家畜的相關問題,都需要大家給我一些建議。」季冬青虛心請教道。
說到這個,王倩就有了發言權,她本就是搞農田種植和家畜飼養的,只因村里人被金錢迷了眼,大家都不允許她再繼續養殖,這才斷了她的路。
如今有人替她打破了束縛,她自然要繼續做想做的事。
「駐村員你放心,這方面的事我門兒清,給我兩天時間,我把所有都摸排妥當給您做匯報。」王倩凝視著季冬青的眼睛,底氣十足。
季冬青心想這個負責人算是選對了,「好,最好畫圖做好標記,到時候我們討論起來也方便。」
王倩連忙應聲。
見商量好了農牧,王權也迫不及待出聲詢問,「這衛生有評價標準嗎?」
季冬青沒急著作答,反倒是將問題拋了回去,「大家有什麼建議嗎?」
「我的想法是,看各家庭院以及屋內是否整潔乾淨,包括物件擺放之類都納入評分。」王權當仁不讓道。
季冬青頷首肯定,「那麻煩叔你列個標準,我們按照那個打分,讓大家都心服口服。」
「行,我今天就回去弄。」
其餘人也爭先恐後起來,迫不及待打算說出自己的想法。
「大家不要急,按座位順序一個一個說。」見場面有些失控,季冬青只得維持起秩序。
王敏坦言,「我是做過很多年帳房的,但村里這些年的收入支出我也不明白,要做這個財務的話我需要以前的帳本。」
「敏娃子,待會兒你跟我到家裡拿就是。」雖說村子不怎麼運轉了,但村長這些年的記帳習慣卻沒改。
「那我沒什麼問題了。」
「等領獎勵的時候,還需要嬸子到時候同我和村長一起去。」季冬青補充了一句。
「妥。」
王年急得站了起來,「該到我了吧,我覺得我的問題才是最多的,這個保障工作,駐村員你打算從什麼方面開展呢?」
「我的想法是要建立一個屬於我們村子的保障體系,這個體系包括住房、教育、治病、養老、修路五個方面。」
「需要年叔您先統計一下村裡的老人和孩子有多少,房屋需要維修的有幾家,需要修整的路面長寬多少米。等把補貼領下來後,您得和我一同去縣裡置辦材料以及聘請先生和大夫來村里。」
季冬青平心氣和講述了規劃,所有人都被這個想法震驚,他們意識到季冬青是真的想幫他們生活得更好。
「這都包在我身上,要是真能建立起駐村員你說的這個體系,那我老年這輩子也算有價值了!」王年心潮騰湧,滿腔熱血蓄勢待發。
「那我這監管?」王貴是村里最有原則的人,所以才被村民們一致推選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