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來。」
他答應了一聲,先轉頭幫忙一起將放在魔法泡泡里,新打撈出來的三具屍體搬到平台上,才擦了把汗,往放飯的地方走去。
路上,與幾位面色戚戚的倖存者擦肩而過。
身後傳來對話——
「來認認,下午這批就要送去火化了,做好心理準備再過來。」
「好的好的,有沒有大概二十二歲左右的姑娘?大約這麼高,很苗條,長得很漂亮,嘴角有顆痣……」
「唉,大媽你還是自己看吧,都這麼多天了,別說臉了,連男女都不好分辨,你還是看看衣服之類的是否眼熟吧。來,口罩還有塑膠袋,要是受不住,別吐地上啊。」
「謝謝,謝謝。」
「……好像都不是。爸、媽,你們到底去哪裡了?」
「兄弟,別急,找不到屍體說不定是好事呢。哎哎,別哭啊……你一個大男人的。」
這大概是整個景安市最不受歡迎的地方。
因為,這是一個臨時停屍間。
或者說,是一個臨時的停屍平台。
所有打撈上來的屍體,這些天裡都集中在這裡,最多只放一天,然後就統一拉去火化。
這是一個多少引起了一些抱怨的做法,尤其是尚未找到親人的倖存者們,一邊心懷僥倖,一邊又擔心在自己不知道的時候,親屬就變成了一捧灰,再也認不出來。
最好的結果,是牽掛的人活著,次好的結果,是能將對方妥善安葬。
可抱怨歸抱怨,大多數人也都理解,屍體不能久放,及時火化才是對所有人最好的選擇。
於是在矛盾又複雜的心態下,很多在尋親的人,每天都會來一趟。
雖然是很通風的環境,但這麼多的屍體堆積,這裡還是不可避免地臭氣熏天,像陸尋這樣可以面不改色就著如此環境吃飯的,純粹是因為習慣了。
從市政府正式宣布開始打撈屍體工作開始……不,甚至是在更早一些,救援基本結束時,陸尋就加入了撈屍隊,而且一直干到現在。
這不是個好活,很多人都堅持不下去,所以主動且積極參與這項工作,且成為了市衛生部副部長的陸尋,真的很像一個異類。
「陸叔,一會兒去廣場那邊看看不?聽說魔法學園辦了個報紙,很多人都忍不住去圍觀了呢!」
小孫邊大口吃著泡麵,邊含糊不清地詢問。
「報紙?學園辦這個幹嘛?」陸尋很困惑。
「據說是交流信息方便點,」小孫神秘兮兮地說,「聽說那報紙上的內容會變化呢!和過去那種普通的、已經被淘汰了的報紙完全不一樣。」
「最重要的是,這期創刊號上,有兩篇關於咱們新景安市的文章!」
「啊,那是要看看。」陸尋含糊道,「但交流信息是個什麼意思?學園的報紙可以用來找人嗎?」
「呃,不清楚,好像不能。」
「哦這樣啊。」陸尋垂眸,有些失望。
他不是替自己失望,而是替每天忍受著臭氣,都要來尋找親人的人失望。
景安市的倖存者還是挺多的,但由於通訊不便,尋人不是很方便。
雖然市政府在魔法都市的協助下,搞定了一個小型的太陽能發電站,能夠使用電腦記錄和查詢信息了,但最多也只能建個區域網,要想知道自己認識的人是否還活著,得專門跑現在的市政務中心去,結果還未必準確。
一開始,陸尋是指望魔法學園可以幫忙解決這個問題的,但讓人失望的是,好像並沒有這方面的魔法。
唯一能使用的叫做「夢境網絡」的東西,也暫未對南洲開放,據說是還在調試南洲這邊的「魔法基站」。
總之,新景安市雖然一切向好,但其實也處在混亂時期。
飯後,鏽日逐漸落下,考慮到光線太差,陸尋沒有繼續打撈工作,而是跟著小孫一起,緩慢朝著廣場區出發。
他們走的,是用魔法泥磚搭建的橋。
以懸在水面上的廣場為中心,將附近的高樓聚居地及初步的魔法建築連接起來,呈現了奇妙的橋樑網絡。
這成為了如今新景安市主要的交通要道。
雖然其實並不太方便,但至少大家靠腳,就能走遍整個新城市了。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交通方式,那就是魔法泡泡或者船。
打撈者們也不全是在撈屍體,搶救物資也是很多人,或者說是倖存者們的主要工作。
現在每一個聚集地都停靠了許多公共船隻,寫著各自的編號,經過允許的人才可以使用。
至於魔法泡泡,雖然方便且神奇,但卻是有使用壽命的——這也是很多人後續才知道的。
受到撞擊的泡泡會降低耐久度,而就算不磕不碰的泡泡,也會緩緩流失耐久,三天後自動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