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配合的人怎麼辦?
學唐市長的,那就以後都不分配資源了。
各區域很快就忙碌起來,一批人去學習魔法泥磚的用法,一批人負責研究建築規劃,一批人為大家準備食水,一批人先睡會等會兒好換班。
「是要自己搭小區嗎?我完全不會啊。」
「哎呀,火柴盒不會建嗎?咱們就蓋那個,咳,能不能房子儘量大點啊,我末世前好不容易買了個120平的大房子,才剛還完貸……至少不能比那個小吧?」
「一梯幾戶比較好?還有你們分清了方位嗎,記得要坐北朝南啊!」
「比起這個,咱們的樓建在哪裡,直接就在頭上建嗎?」
「不行不行,那不是把這裡的採光擋住了?什麼餿主意,環繞邊上來吧……」
大家吵吵鬧鬧著,行動起來。
……反正,據說魔法泥磚蓋的房子隨時可以拆,覺得不合適的話,拆掉不就好了嗎?
幸好新上任的唐爸爸下手快,將十一大魔法都市帶過來的魔法建材都包圓了,這才得以讓每個區域都有事可做。
當第一座通往天空的梯子,或者是懸在水面上的橋樑被一格格建造出來後,就算是原本想要休息睡覺的人,也不困了。
因為鏽日,人們其實多少有點害怕天空。
可這是夜晚。
依然是被風吹拂著,不斷拍打著建築物,偶爾會讓人心驚膽顫的水面,可此時看來,卻又倒映著一輪圓月。
潔白的,散發著溫柔月光的明月。
好像,是有點漂亮的場景。
唐市長真的很胡來,晚上光線不好,還要大家摸黑幹活,原本很多人心裡是有些抱怨的。
可是,看到了月光。
以及月光下,雖然黯淡,卻重新有了方向與未來的,屬於他們的城市。
*
三天後,《學園報》編輯部。
由10名學生,及10位指導老師組成的編輯部正聚集在會議室里,商討第一期的稿件。
校長給予的截稿時間就是今天,所以第一期的稿子必須儘快定下來。
這份「報紙」只是一個實驗性質的簡化版,統共只有一張紙,共4個版面。
看起來少的可憐,但考慮到這是魔法報紙,其實也足夠用了。
學園報將採取「月拋」形式,即,一張報紙的有效期只有一個月,但這個月內,所有版面上的信息都是流動的。
畢竟是可以自動同步信息的魔法報,大家商量過後,認為沒必要固守傳統報紙的形式,上面的文章,只要需要,隨時可以更換。
某種意義上而言,它可以稱為流動的月刊。
既然有著這種特性,在版面使用上可以相對寬裕,大家按照信息內容分為了【學園動態】、【魔法研究】、【東洲實事】以及【南洲消息】四大版面。
【學園動態】是學園報的頭版,以刊登學園內重要信息為主,學園內的變化、活動或者校長指示等等,都可以發表在上面,既是一個對外的信息公示板塊,也承擔了學園宣傳的作用。
【魔法研究】則打算匯聚學生們,以及各大都市教授們關於魔法在末世下的應用等相關問題的討論,是一個既實用,又專業性較強的板塊。
【東洲實事】和【南洲消息】顧名思義,當然是發布兩大洲需要廣而告之的重大新聞,如果辦的好的話,大家覺得也不是不能接點GG。當然在現在這個時間節點,這兩個板塊恐怕都要圍繞南洲的災情來。
這一次讓大家陷入爭論的,就是第一批刊登的稿件里,【南洲消息】板塊中的兩篇稿子。
「雖然這個《魔法狗狗,奇蹟救主》與《月光下的南洲正在復甦》都是不錯的稿件……但是,第一期就刊登同一個作者的兩篇稿件,不太合適吧?」
反對派指著兩篇成功過稿的稿件,說道。
「可這是特殊時期。第一篇稿件講述了一個感人的災難故事,擁有鼓舞人心的作用。」支持派說道,「第二篇更是具有示範意義,這座新景安市,可是南洲第一個獲得災後貸款,並且快速完成初步建設的城市,能給予南洲倖存者極大的信心呢!」
雙方各執一詞,爭論了起來。
但很快,編輯部部長拍板:「創刊號當然刊登大家最想看的內容,是不是同一個作者有什麼關係呢?」
「真正重要的,是趕快將報紙做出來,現在的南洲,需要這樣一個重要的信息渠道!」
會議很快結束了。
大家四散離開,其中一名教授叫住了編輯,有些困惑詢問:「所以那件事是真的嗎?」
「什麼?」
「南洲那邊,災後貸款推行的好像並不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