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雅的出身並非大富大貴, 但卻是典型的高幹家庭,她母親是政治學院的主任,父親則是警局的局長,父母也都各自是大院出身, 家庭背景決定了池雅的私生活不會對外公開。
這樣的家庭儘管不能為池雅提供大筆金錢,但如若她將來步入仕途,卻能為她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池雅一開始並沒選擇從政, 而是學了藝術,大學畢業留校也在藝術學院任教。
她是家裡的獨生女,兩輩人都在為她鋪路, 池雅雖然沒有從政, 但家裡還是早早的這上面為她安排了另外一個選擇。
池雅從中學開始就參加了大量的社會運動和救助慈善活動, 環保,平權, 幾乎每一場大型的社會運動背後她都或多或少的參與了。
池雅的發言漂亮,人也長得漂亮, 正向的採訪報告她一定會出現在新聞首版, 因此池雅公開的社交軟體上有幾百萬的關注,在社會上獲得的關注度比大多數議員的還高。
家裡的謀劃是一方面,池雅自己也爭氣,從她的發言中也能聽出來她有自己獨特的政治理念,不過礙於非議員的身份說的格外含糊。
池雅和周乾的瓜葛要追溯到池雅回國留校任教, 他們倆在同一所學校,不過池雅雖然有些名氣但終究比不過周幹這位行事乖張, 一心嚮往科研的豪門繼承人。
周幹當時已經是研究所的頂樑柱了,手裡的文章和研究成果完全可以獨立撐起一個實驗室。
池雅還未入職便從周圍人的口中聽說了這位大名鼎鼎的叛逆繼承人。
池雅對周干是單方面的好奇,官方新聞上的周干永遠穿著一件簡單的,印著「聯邦研究院」字樣的白色襯衫,說話不急不緩,沉穩有力。
跟池雅見過的大多數沉迷實驗的老學究沒什麼兩樣,頂多是長得帥一些,會說話一些,氣度更華貴一些。
但池雅好奇歸好奇,兩人實在沒什麼見面的機會,周干在研究所,雖然隸屬於聯邦大學,但與池雅所在的本科生校區是分開建立的,周干又鮮少出門,池雅單為了見這麼一個學長專門去一趟研究所也不現實。
兩人最大的交際就是池雅介紹自己在聯邦大學教書時別人一臉驚訝地問:「哦哦哦,周干是不是和你同校,你們見過嗎,他帥不帥」
池雅只能微笑說還可以。
後來倒是見了一次,但卻不是在學校,在外面的慈善晚宴上。
池雅臨近易感期,但惦記著募捐,貼了一個抑制貼就往外走,那時候抑制貼沒什麼用,她剛走到門外就有人攔住她。
先注意的不是容貌,而是這個人的穿著,一身黑,伸出的一截手腕白到反光,攔住她說:「你信息素沒處理好。」
既沒有客氣的稱呼也沒有,反而用了「沒處理好」這樣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