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楼上还挂着红绸,贴着双喜的大红灯笼甚至亮眼,鱼采薇跃身而起进入宅院,见到侯府内处处扎着红绸,贴着双喜字。
“今日竟是有人大婚,不知是世扬还是世杭?”
鱼采薇的祖父,老安国候生了两子四女,长子鱼学卿、次子鱼学宗和三女鱼蓉蓉是候夫人所生,其余三女都出自妾室。
老定国候去世后,长子鱼学卿,也就是鱼采薇的大伯承袭了定国候之位。
鱼采薇跟着师父离开的时候,大伯鱼学卿已有四子两女,两位堂兄早该成亲,堂弟世扬比她小两岁,世杭比她小三岁,都是适婚的年龄。
神识扫向一处庭院,当看到庭院内贴满喜字,灯火通明的时候,鱼采薇骤然握紧了拳头。
那里,香茗居,正是当年她和母亲的居住之所。
小院此时热闹非常,丫鬟仆妇穿梭而行,欢声笑语不断。
里屋,桌台上燃烧着大红蜡烛,新娘子端坐在洒满了红枣栗子的床上,旁边立着个眼神清亮、面貌英俊的少年郎。
摆设,早就不是当年的摆设,人,也不是当年的人。
院里那棵鱼采薇梦了好几回的槐树还挺立在院落里,可物是人非,没了那份清静安宁。
鱼采薇来之前就有预料,心绪一时收紧,片刻之后,就松开了拳头,将神识挪向了他处。
大宅深处的慈安堂,昏昏暗暗,青灯稀影,少了多少人气,在鹤云山庄她已经知道,那个对她总是不喜的老太太早已过世了。
鱼采薇只是叹了一声,并没有多少伤感,自她懂事,从未在祖母身上得到丝毫温暖,记忆里,也只是那位老人家淡淡的一瞥而已。
再看正院,灯光闪烁,内室榻上扶额而坐的中年贵妇人,可不就是精明强干的大伯母,秦氏夫人。
没有见到大伯父的身影,鱼采薇绕到前院,来到书房楼顶。
虽已是夏末初秋,空气中依旧带着层层燥热,书房打开了两扇天窗通风透气。
通过天窗,鱼采薇看到了大伯父鱼学卿正端坐在书桌后,手里翻着书,本就是清俊秀朗的面容,如今蓄起了胡须,不显老态,反而威仪更胜从前。
忙了一整天,迎来送往,总算消停下来,鱼学卿就来到书房,寻求安宁,就连随身服侍的管家都打发走了。
忽地,一阵清风拂过,鱼学卿只觉得有了丝丝的凉爽,并没有在意,继续看他的书,浑然不觉面前已经站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