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我跟他這種搭檔形式還算互補,合作寫歌的效率也越來越高,樂隊應該會更穩定才對。」易行知拿起茶杯在手中轉了轉,「但當時我還不懂,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世界會改變。」
第96章
易行知現在回想起來, 第一次跟吳成遙產生嚴重分歧,就是卓萊傳媒想簽飛渡的時候。
那是簽在悅聲音樂的第三年,飛渡在卓萊舉辦的樂隊比賽中奪冠, 人氣突飛猛進,一時間似乎到處都在放他們的歌,各種演出、合作、代言的邀約紛至沓來。
當時他22歲,只覺得一切都像做夢一樣不真切, 每一步都仿佛踩在虛空里。還好悅聲按部就班地替他們做出取捨、安排行程, 才讓他能踏實地走下去。
起初卓萊是想單獨挖他, 在他毫不猶豫地拒絕後,又改稱要簽飛渡。
於是他跟隊友商量了這事。
他的意見依然是否定的, 雖然卓萊的體量和地位有目共睹, 無論資源背景還是造勢能力都遠不是悅聲能比的,但前車之鑑也擺在眼前。
卓萊簽的歌手和樂隊, 要麼不被重視,毫無曝光機會,要麼頻繁出現在各種娛樂型綜藝, 或者進軍影視行業。
久而久之不少都轉型了, 剩下的人真正能做音樂的時間也寥寥無幾。
廖川和凌陽都贊同他的觀點,但吳成遙堅持認為熱度才是一切的根本,不管音樂做得再好,缺少曝光也一樣會沉寂。
「悅聲也重視曝光,」易行知說,「只不過宣傳渠道不同, 核心理念還是以音樂為主。」
主要靠的是音綜、在短視頻平台發布新歌片段和幕後花絮、直播互動唱歌這些方式,從長線來看發展也很穩定。
吳成遙仍然不認可:「就應該趁著火的時候先大撈一筆,多接幾個綜藝。熱度隨時可能消失, 等到不紅了才有錢繼續搞音樂。」
易行知也沒退讓:「非要這麼說的話,那也是出新專、開巡演、上音綜,爭取多出幾首熱歌,多留下幾場好舞台。」
兩人誰也沒說服誰,不歡而散。但因為投票三比一,飛渡還是沒有改簽。
第二次重大分歧,就是吳成遙接連寫了幾首歌,聽起來似乎都能找到一些國外搖滾歌曲的影子。
起初易行知只是有所懷疑,後來用了軟體分析對比,發現果然是縫合了幾首歌的旋律,又做了變調和節奏變型的處理。
「我都能聽出不對,你以為其他人發現不了麼?」那回他又驚又怒,話也說得很重,「這都做得出來,你還有沒有底線?」
「至於麼,你也太小題大做了吧?」吳成遙非常不服,「你聽得出來是因為咱倆歌單一致,換個人試試?我都改成那樣了,跟新歌有什麼區別?而且不管歌是怎麼寫出來的,只要火了就是能耐。哪怕真有人懷疑,說成致敬經典不就行了?」
易行知一個字都不想再與他多說,只覺得眼前這人明明朝夕相伴,此時卻分外陌生,好像剛剛才認識一樣。
最終冷冷道:「這種事再發生一次,你自己退出飛渡吧。」
沒想到吳成遙的確沒有再犯,卻在卓萊私下找他後真的選擇了離開飛渡。
走之前,他們最後談過一次。
「你想好了,非走不可?」易行知儘量維持著平靜,「理由?」
「我早說過,去卓萊才是更好的選擇。」吳成遙說,「在悅聲機會太少了,就算有點熱度也慢慢消磨光了,變回從前那樣不溫不火的有什麼意思?」
「現在勢頭不好麼?」易行知不解,「演唱會票秒空,好幾首歌常年都在榜單上……」
「他們都是衝著誰搶的票?」吳成遙突然激動地打斷他,「上榜的歌有一首是我寫的嗎?」
見他沒說話,他嘆了口氣,聲音又低了下去:「這麼多年的樂隊,我也不想一個人走,我也捨不得。所以我現在最後再問你一次,飛渡真的沒可能簽卓萊嗎,我們一起過去不好嗎?」
易行知看著他,一字一句地問:「你考慮的,到底是樂隊,還是你自己?」
吳成遙眼中閃過一絲難堪,但很快又被憤怒遮蓋:「我不該考慮自己嗎?如果連我都不考慮我自己,還能指望誰?你嗎?你考慮過我的感受嗎?」
最終兩人都沒有妥協。
儘管吳成遙等到飛渡跟悅聲的合同到期才走,並不涉及違約,悅聲也表示還是可以繼續跟其他人續約,可鬧出這樣的事,沒人好意思繼續留在這裡。
易行知表示如果廖川和凌陽也想簽卓萊,他可以幫忙問問,但他們都不願意去。於是他徵求了他們的意見,又仔細調研了多家公司,推薦了其他適合他們的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