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頁(1 / 2)

王爺薨於四十四歲,沒兩年,聖上也駕崩了,世子被朝臣接入宮中繼承帝位。

因為嗣典問題,那一年發生了震動朝野的事件,已逝的王爺成為了「興獻皇帝」,王妃成為了「興國太后」,而我,也被尊稱為了「宜太妃」。

入宮後我一直與太后在慈寧宮為伴,我也沒想到,我竟然有幸目睹皇帝的整個一生。

為政初期,他也是有建樹的,除奸佞,定朝堂,還耕田,減賦稅,對邊防的重視更是直到他駕崩也從未放鬆。

但他千不該萬不該信奉「長生不老」之術,也萬萬不幸地遇見並重用了嚴頌父子。

我深居後宮,並來也不知前朝事,但那年西北戰事大敗,皇帝力排眾議決定讓沈博掛帥出兵,出兵之前,沈家那孩子到我這兒來了。

我說的孩子,是沈博的夫人秦氏。

秦氏的父親與我父親有很深的交情,打我進京入宮起,我就與她敘上了舊,不過對外倒不見得很顯眼。

她跟我說了很多朝上朝下之事,雖隻字不提對即將出征的丈夫的不舍,我卻看了出來。

那以後,我讓李泉時不時說些外間之事與我聽,也時常地傳秦氏入宮說話。

那時候嚴家在皇帝心中的份量已經極深了,楊家遇害的時候,我讓太監混在圍觀的人群里看了看,也讓他們暗中儘可能地給楊家的女眷最後的體面,因為我覺得嚴家借皇帝之外造這樣大的孽,終有一日會反噬到皇帝身上的。

那是我一手精心照顧長大的孩子啊,我無法眼睜睜看著他被禍害。

可朝政不是我一個後宮婦人能干涉的,除此之外我還能做些什麼呢?

那年秦氏病逝了。

我讓人把她和沈博的孩子帶到宮裡來。

那個才僅僅八歲的孩子,瘦小得跟他的年齡完全不匹配。

我讓太監聯絡沈家的管家,然後找了幾個忠心的人去了沈府,再後來,又去了一封信給沈博。

我認為沈博應該負起教養之責,而沈博擔心孩子不會接納他。

他擔心的是對的,那孩子完全沉浸在喪母的悲痛里,以及把對嚴家的恨意也轉移了一部分到他這個父親身上。

後來,崇先生就成了我和沈博之間的秘密。

再後來當我知道李泉與沈博暗中早有聯絡之時,這個秘密又成為了我們三個人的。

輕舟收到的「崇先生」的信,是易喆代筆的,而給輕舟的那些書籍,為他尋找武術老師,還有教他讀書的老師,都是我暗中揣摩比較,再尋找合適的契機推到他身邊的。

李泉做的,是搜集一些不至於泄密,但是又能起到很好的啟發作用的國策、案卷,作為歷練他的教本。

他就這樣一天天地成長起來了。

年少的他頂住了嚴家一次次的迫害。

最新小说: 不就是拾荒嗎 重生後再嫁高門,她擺爛了 穿越六零成為俏寡婦 靈氣復甦後死鬼竹馬爬回來了 病美人被攝政王強娶後嬌寵了 土匪!演戲不可以親嘴 今天我能退圈了嗎[娛樂圈] 我在地府賣盒飯 月影星疏 娘娘每天都在斷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