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短短三四個月,胡家軍就已經拿回了部分海域。同時又冒出了幾支厲害的水軍,幾個流芳百世的大將。
而被拿下的這一部分海域,也成為了工部衙門新的摸索對象。
一年之後,海面倭寇也終於全數拿下,胡玉成如願被授功,晉封了二品將軍。
但因為陸階從皇帝龍床之前搶批下來的那道聖旨除了當場幾個人外,再也無人知曉,得勝歸來的胡玉成始終覺得自己有把柄落在太傅手上,一直安安分分,不敢造次。
如此反而讓他保得一世平安。
海船歸港之時,天下真正太平。
時光荏苒。
賀平在新皇登基三年後交出了總指揮使大權,提前養老,而接替他指揮使位置的是長子、皇后娘家哥哥的女婿賀煒。
李泉辭去了皇帝的授封,在皇陵陪伴大行皇帝足足四十九日之後,又回來自請辭了司禮監掌印太監之職。
後來在他的私宅里頤養天年,得閒就去各位老夥計府里走動走動,隔三差五也入宮與太皇太妃說說話,無病無災直活到八旬有三,壽終正寢。
宮闈也很穩定。
登基大典不久,皇后就經歷了第二胎的生產。生產之時吃了些苦頭,但好在有驚無險,最後誕下了皇次子,母子平安。
陸珈去看望她的時候,好像看到簾幔後頭那邊廂問太醫話的皇帝暗吁了一口氣。
大約是因為終於不用急著納妃了罷。
畢竟皇帝自己的身體也不算太好,恐怕也分不出太多精力顧及後宮。
金桂飄香的時候,陸珈也生下了自己的孩子。
那日也巧,正值沈輕舟遠赴潭州歸來,秋娘因為知道差不多要抱小外孫,因此一道也回來了。
大家都在府中歡歡喜喜舉辦接風宴,還商量著怎麼起名,剛剛打算回房歇息的陸珈就開始了陣痛。
很順利。
是個女孩兒。
眉眼明亮,哭聲哇亮。
名字還沒取出來,大家都異口同聲喚她乖乖。
只有抱著拂塵的陸瓔——止心看了看孩子之後,二話沒說跑回陸府,從陸階那成堆的畫卷之中找出陸夫人的畫像送到了陸珈的面前:
「你看!這眉毛眼睛鼻子嘴,看起來和她外祖母是不是一模一樣?
「是不是?是不是?」
「……」
第436章 沈追
陸珈的女兒滿百日的時候,沈追送上了一塊沉甸甸的大金鎖,不會有任何人看到,在金鎖的最裡面刻著一句詩:
「車前紫氣青牛引,天上新生彩鳳鳴。」
這是他祖父的詩。
那位多年以前被嚴頌害死在獄中的直臣。
詩是祖父當年寫下來送給好友的,寄予了他美好的願望。
沈追寫不出這麼好的詩,只能借用祖父的筆墨了。因為他也希望小侄女得上天眷顧,擁有幸福美滿的一生。
之所以要把它刻在金鎖裡面,是因為沒有人知道,他已經知道了自己的身世。
嚴家垮了之後,天下很是波動了一陣。
沈追本來覺得這些是朝堂中事,跟自己沒有關係。
沒想到那一天,父親和陸叔他們合力把多年前的楊家的案子也給翻了。
正因為沈追是個閒人,他才有功夫去關注這些事。
從朝廷公布的案情里,他知道了原來楊家人如此可敬,又如此可嘆。
明明只是個柔弱的文臣,但他們也有錚錚鐵骨。
所以當父親領著他去楊公墳前跪拜之時,他乖乖的去了,而且也發自內心的敬稱了一聲「祖父」。
再高的風波也有停歇下來的一日。
幾個月後,楊家的案情逐漸被新的話題所代替。
但那一日他路過小花園,卻看到父親和大哥及陸珈都坐在涼亭里喝茶。
他們每個人的神情都很嚴肅。
這在嚴家倒台之前很常見,如今卻很少見了。
於是他心念一動,悄悄地埋伏在了亭子底下的花叢。
然後就聽到了自己的身世。
「當年楊公生前留給我的信中,著重說過請我好好撫養他,讓他能夠平安過一生就行。他母親也是這麼說的……」
那一刻沈追徹底愣了。
他再傻,也猜到楊家跟自己有何關係了。
內心的衝動使他差點就衝出去問個究竟,但此時他哥說話了:「入了我沈家的門,還拜了我沈家的夫人為母親,那就是我沈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