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想想,娶一個喜歡的,夫妻之間至少不會日日怨懟。
當年的教訓,已然足夠了。
張月盈餘光掃了眼沈鴻影,走到太后寶座前,兩人一起下拜行禮,再從宮人手中接過一盞茶,雙手奉上。
太后沒有為難張月盈的意思,接過茶抿了一口,再交由胡嬤嬤。
宮妃們鬨笑道:「太后娘娘可算又喝到孫媳婦茶了。」
被一屋子人上下打量,張月盈心底有些發麻,只能扯出一抹笑,假裝自個兒什麼都不懂。
「走近前來,讓哀家瞧瞧。」太后道。
張月盈行了個福禮,任由太后拉起她的手,格外乖巧。
「是個好孩子,但頭上怎麼這般素雅,去將我的那對金翅蝶舞步搖取來。」太后從宮人手中拿起一對步搖,一
左一右插在張月盈頭上。步搖形如一對振翅而飛的蝴蝶,細小的寶石輕輕搖曳,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多謝皇祖母賞賜。」張月盈大大方方謝過。
看過張月盈,太后又對沈鴻影道:「影兒,你的這場委屈,哀家定不會讓你白受。」
沈鴻影上前扶了太后起身:「自有大理寺他們去查,何勞皇祖母費心。孫兒此次蒙難,亦多虧了王妃照料,得了新婦入門的福氣庇佑,才能否極泰來。」
太后聞言瞭然,張月盈五刑克親的那些流言,她聽過幾耳朵,清楚這是他想給王妃撐腰,轉頭囑咐胡嬤嬤:「哀家記得私庫里還有一柄南邊進貢的玉如意,找出來一併賜給影兒媳婦。」
宮妃們又奉承太后慈和仁善。
女官回稟午間的席面布置好了,眾人便移步到了彩霞池旁的水榭。
風吹荷動,碧波蕩漾,好景作陪,恰逢其時。
一片瀲灩光景中,一個宮女狂奔而至,氣喘吁吁道:「太后娘娘,不……不好了,常才人被許美人撞了,跌在了地上小產了。」
第41章 所謂進了後宮這個大染缸,每個妃……
宮中的春水生,以御貢荔枝和石榴為底,紅茶做湯製成蓮花狀,清澈透明,觀之宛如琉璃,口感順滑,清香宜人。
張月盈嘗了幾口,聽見宮女的稟報,來了興趣,沒想到竟然還有機會觀摩傳說中的宮斗大戲。
她擱匙悄聲問一旁的沈鴻影:「宮裡經常有這種事?」
「偶爾。」沈鴻影垂眸斂目,事不關己地用著御貢的碧螺春。
事關皇嗣,事情自然輕忽不得。
管事的皇甫德妃閉宮,後宮中唯一能夠決斷的便唯有太后。
太后仿佛已然司空見慣般,將報信的宮女晾在一邊,不緊不慢地用著完了一碗碧梗米薏仁粥,才示意胡嬤嬤開口詢問:「你是誰宮裡的?」
宮女戰戰兢兢回答:「奴婢是後苑裡打理花草的三等宮女,被常才人身邊的女官遣來報信。」
胡嬤嬤斥道:「常才人身邊按例有宮女六人,怎麼輪到你來報信?」
宮女忍著淚解釋:「奴婢請嬤嬤明鑑,只因常才人隨身只帶了廖女官一個人,她不放心許美人的宮女,才讓奴婢過來。」
問完這一遭,胡嬤嬤朝太后點了點頭。
這宮女說的是真話。
太后這才問:「人挪到了何處?可請了太醫沒有?」
宮女答道:「常才人似乎……已經回了菊霜閣,廖女官也讓去請了太醫。」
宮女話音剛落,便聽到女官進入水榭通稟:「娘娘,許美人到了。」
「讓她進來。」
水榭門前的紗簾一動,許宜年緩緩走了進來,穿了身豆綠繡串枝蓮的褙子,系了條月白撒線纏枝縐綢裙,頭戴一頂象牙蓮花冠。一身華貴冠服襯得她烏眉膚白,恰如白瓷,整個人氣質比四個月前天翻地覆,儼然一派貴人模樣。
「還未恭賀襄王和王妃大喜,區區薄禮,萬望莫要嫌棄。」許宜年先看向張月盈和沈鴻影,身側的女官恰到時候地送上一方錦盒,裡面放著一對嵌玉花紅藍寶石花卉髮簪和一對鑲金白玉臂環。能送的出這樣名貴的禮物,看樣子她在宮中的處境並不差。
「美人言重。」張月盈如是道,示意杜鵑收下了錦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