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艾眼睛都不眨地看著棺木被合上,內心壓抑著自己。
道士繼續念念有詞,「長子將靈牌拿上,次子將裝香蠟的簸箕拿上,還有拎著公雞在前面開路的,都準備好。」
…
待全部完成。
暖艾爸爸端著靈牌走在前面,小叔拿著簸箕走在暖艾爸爸的後面,最前面是拎著公雞的人,公雞的脖子上已經割了一個小刀口,方便一路滴血。
後面跟著一眾親人,哭著喊著給奶奶送行。
一路上,不斷鞭炮聲,紙錢灑落了一地,哭聲也是響了一路。
行到安葬處才停了下來。
安葬的位置在暖艾爺爺墳墓的旁邊,暖艾爸爸和小叔出錢將旁邊一塊地給買了下來,用來安葬(土葬)奶奶。
道士又是一頓唱悼。
然後讓家屬上前,捧土蓋棺木。
也就是所謂的給去世安葬之人添磚加瓦,由親人給添的磚加的瓦,去世之人才能保佑後代,福澤綿長。
暖艾跪到墳前,看著滴了雞血的棺木,捧起一捧土,拋向棺木,如此反覆直到道士叫停,暖艾扶起一旁哭的眼睛紅腫的媽媽,站立到一旁。
道士又喊道,「將你們的麻和孝都扔進去吧。」
大家照做,把頭上或者是腰上胳膊上的白色布,麻繩一起扔進墳墓中。
然後讓幫忙的人,開始用鏟子鏟土蓋墳。
好幾個壯漢,在道士念念有詞下,很快就將墳墓蓋好。
放了鞭炮,貼了12張錢紙到新墳上,然後道士不知道做了做什麼操作,才讓眾人散去,他最後離開。
送行的人是不能按照來時的路返回的,需要走不同的路回去。
大家都繞了一個圈回去。
等大家走到離小叔家還有十幾步的時候,有人拿上一根根紅繩,給大家繫到手腕上。
白事結束之後,所有來幫忙了,或者是來悼念了的人,都需要系上一根紅線。
那些借來的板凳桌子,只要是能繫上紅繩的,都需要用一個紅繩繫上。
這是規矩。
暖艾家鄉這邊,不管是白事,還是紅事(喜事),一般都是三天。
白事第三天上山(去殯儀館火化)安葬,之後是需要擺席吃飯的。
喜事則是第一天提前幫忙,第二天正吃,第三天繼續幫忙(吃剩菜)。
而暖艾奶奶上山這一天,回來之後,就是吃席。
即使是親人沒什麼胃口,吃不下,這時候也是需要招呼客人。
最後回來的暖艾爸爸,將奶奶的遺照反著掛到小叔家一樓客廳的正中間。
第237章 白馬過隙
這個遺照需要反著掛3天之後,才能將它反過來。
這一天的席是吃早上,涼菜熱菜蒸菜樣樣俱全。
這三天都沒有出現過的嫂子,吃席這一餐卻是出現了,暖艾媽媽朝嫂子在的方向努努嘴,對暖艾說道,「喏,那就是你哥娶得老婆。」
話語中的不屑都要溢出滿臉了。
暖艾點點,「還挺好看的。」
「好看?禮節一點都不懂,禮貌也沒有的,也不知道你小叔一家怎麼想的。」暖艾媽媽滿臉的不滿,好似她要是有這樣的兒媳,非要打人不可。
「趕緊吃飯吧,一會兒去休息,一直忙著,你們也累了好幾天了,休息一下,我們還要回去S市呢。」暖艾轉過話題。
暖艾媽媽不接話。
過後,暖艾想著堂哥結婚都沒有回來,吃完飯看著嫂子上了樓,找來堂妹一起,「妹,帶我去看看嫂子,我去和她打聲招呼,她和哥結婚都沒有回來,遺憾的很。」
「好啊。」堂妹爽快的答應。
…
到了樓上,暖艾和嫂子打招呼。
本來有許多話想說的,可是看到嫂子愛答不理的樣子,想要說出口的話也都係數咽了回去,哪怕她嫂子前嫂子後的,她依然一副冷淡的樣子。
暖艾也不是喜歡熱臉去貼別人冷屁股的人,既然人家都表現得這麼明顯了,自己還是不要自作多情了。
隨後,隨意說了兩句,就離開了。
回到家,覃陽已經收拾好自己的東西,明天就是周一,他要上班了。
今天他下午就要走。
暖艾媽媽想著暖艾也要上班,就讓她和覃陽全一起先回去。
暖艾想著再請假的確不好,暖艾媽媽受傷的那段時間,請假的次數比較多,再請假也不太好,就應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