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後也一定要對他好一點兒。」在接收了万俟延不怎麼清晰的眼神後,卿清也如此冷靜地告訴自己,「畢竟這世界上能這麼真心對待万俟延的,除了我,再也找不出第二個了。從今天開始,万俟延的一切,我都要牢牢掌握。」
鑑於万俟延今天有好好地陪她逛完雕塑展,並且沒有把心思放在工作上哪怕一秒,卿清也覺得她這麼為他著想也是合情合理的,或許万俟延的藝術細胞還是有待發掘的。
她想到自己小時候讓他陪著去逛各種展,因為徐蕙蘭想要培養卿清也對於藝術的審美,卿清也則想要讓万俟延跟她一樣熱愛藝術,挖掘他的藝術細胞,而非沉迷遊戲。
她帶著万俟延去看了各種各樣的展,幾乎把自己能想到的藝術類型都帶他去逛了,她覺得其實還是卓有成效的,雖然從他的表現里根本看不出什麼,但她覺得万俟延並不是一個排斥藝術的人。偶爾點評起某個作品,万俟延也會跟著她說上幾句。只不過後來他去了美國,他們6年沒有聯繫,他的藝術細胞就慢慢消失了。
她想,如果那幾年他們沒有斷聯,在她的敦促與監督之下,万俟延必然早就戒斷網癮,也不會有後來以遊戲為工作這件事了。
卿清也皺了皺眉,又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工作,她今天在展覽會上拍攝的照片還沒有上傳到官方微博呢。卿清也精心地排列了一會兒,幾乎沒有一張不好看的,她很快就發了出去。
同樣很快的,她發送的那堆照片毫無意外地全被和諧掉了。
卿清也深感震驚,又覺無語,這個世界怎麼保守得跟万俟延一樣啊?她簡直無法理解。
卿清也索性不再管這事,只是無法分享同万俟延的約會照片讓她稍顯遺憾,聖誕快到了,她開始思索下次約會應該讓万俟延陪她去做什麼,什麼樣的約會能得到万俟延的青睞呢?看電影?還是逛街呢?
反正逛展可以看出万俟延並不排斥,那就說明万俟延並不排斥這類靜物活動,也可以引申為他捨得抽出一天的時間陪自己閒逛。
卿清也知道他喜歡的東西並不多,除了遊戲和籃球,好像對什麼態度都一般;對吃的倒是很不挑,幾乎什麼都可以吃,所以安排吃飯這個環節大可以忽略不計。
這些都是非常淺顯的東西,而且是她小時候就知道的事,但是後來呢?這麼多年過來,万俟延總不可能是一成不變的吧?他現在多出了什麼樣的愛好?喜歡做什麼?如果不是陪自己,他空閒時又樂意做什麼呢?
万俟延的微信朋友圈幾乎不發,發了也都是跟工作相關的內容,像是一個無情的工作轉發機器。從朋友圈是完全無法了解到他這些年來的動態的,卿清也只能寄希望於能夠找到他別的社交軟體。
她知道万俟延也有微博帳號,只不過跟他的朋友圈差不多,除了工作內容,再也找不到其他內容。
卿清也的微博偶爾還會分享生活呢,不像万俟延,滿心滿眼的好像就只有工作。
但卿清也懷疑万俟延還有別的帳號,他怎麼可能只有一個帳號呢?還是剛註冊不久的。可是MQ遊戲公司成立的時間不是在幾年前嗎?前期都不用宣傳的嗎?
卿清也覺得不可能。
她認真地想了想,記得莫莫之前提起過,她說万俟延像誰來著?好像是說像他遊戲裡的一個角色。
那個角色叫什麼來著?
卿清也思索了一番,對,叫Mockey。
她試著在搜索欄里輸入「Mockey」這個名字,從上至下地開始翻閱、試錯,當然有很多一眼看去就不是万俟延的,也有幾個點進去才發現不是他的。
卿清也翻了一頁又一頁,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卿清也找到了一個可疑的帳號,名字叫作Mockey yan。
實在是太可疑了,卿清也不得不點進這個帳號的主頁查看。
這個微博已經停更許多年了,最近的一條動態還是在三年前,是一句看起來非常不倫不類且奇怪的話,內容沒有指名道姓,只是很簡短的兩句話。
@Mockey yan:你想我嗎?我好想你。
卿清也盯著這句話看了好久,但是僅憑這一句話可看不出什麼東西,她又把微博過濾了一下,由遠至近地從上往下看,發現第一句是——
@Mockey yan:我只等你一分鐘。
因為這句話,卿清也立刻就確定了這就是万俟延的微博小號。又忍不住在心裡吐槽,他這個人還真是沒有耐心啊,永遠都給別人一分鐘的猶豫、準備時間,兩分鐘都不行嗎?怎麼可以這樣呢?
這句話發完隔了一天,万俟延就更新了新的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