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大人指點。」
張侍講走後韓時遇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正式開啟他上衙的生活。
翰林院可謂是皇帝的秘書機構,平時主要是負責皇帝諮詢,修撰史書,以及起草詔書等工作,不過當今皇帝疏於政事,醉心禮佛,平時召見翰林院官員並不頻繁,就算是召見了,一般也是學士們前去應答,所以韓時遇被召見的機會微乎其微,他平時主要還是負責修撰校正史書。
一般新帝登基後,翰林院便會組織人手,開始對先帝在位期間諸事進行整理成史書,這是一項大工程,花費的時間較長,不過如今嘉定帝已經登基二十年,這一項史書編修工作早已經完成,現如今翰林院進行的編修工作是對魏朝立國以來政令的制定和頒發的整理,這更是一項大工程,要求非常的嚴謹,估計沒個十幾二十年是修不完的。
而韓時遇目前負責的工作是其中非常細小的一部分,可即使如此,對於韓時遇來說工作量也並不少。
因為他必須要對這一部分的內容進行全方位閱讀才能夠準確的將這一部分工作完成,要不然出了差錯麻煩可就大了去了。
只是這份工作十分枯燥無味,須得耐著心才行。
好在,韓時遇最不缺的便是耐心。
甚至他還覺得這是一個了解朝廷運轉的絕佳機會,因此他很快就積極的投入到工作中,每天幾乎大部分時間都埋在藏書樓的故紙堆里,這讓人看了不免認為他就是個書呆子,就連管雲長也是如此認為,對韓時遇心裡多了幾分輕蔑,自然而然的,對韓時遇的關注也就降低了許多。
不過這對於韓時遇而言卻是好事。
畢竟他如今雖然進了翰林院,但於官場而言,他還是個新人,既無靠山也無逆天的氣運,他就是個普普通通的職場新丁,所以他還是老實低調的工作吧。
只他想過安生的日子,卻偏有人不願意。
這一日管玉霏的親娘於姨娘告訴她:「老爺替你看了一門親事,過兩天休沐日便會邀請男方上門,到時候你在屏風後悄悄看一眼,差不多就定下來了。」
管玉霏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姨娘可知道爹要給我找的是什麼樣的人家?」
於姨娘笑道:「是今科進士,名叫李修桁,今年二十有八,年紀雖然略大了一點,但他文采極好,乃是二甲前列,如今已經考上了翰林院的庶吉士,日後又有你爹提攜,這前程肯定是差不了的。」
管玉霏當即就不滿意起來:「什麼文采極好?若是文采果真極好,為何連狀元都中不了?更何況,他竟已二十有八,比女兒可是整整大了十一歲,尚不知在老家是否有妻兒呢,女兒如何能嫁這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