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谢萱其实也没有摆摊卖过书,不太确定这种形式到底能不能行,也不清楚具体操作起来,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就先邀请了沈檬她们过来试试看。
“我觉得这个主意很好啊,和店长体验日相比,更加随意自在,就算卖不了几本书,至少也给书店做了宣传嘛……”
何辛对谢萱的能力几乎是盲目信任,觉得根本不需要什么试营业,直接搞起就是了。
谢萱抿嘴一笑:
“嗯,如果今天摆摊没什么问题,这个活动内容就准备定下了。”
她边笑边看了何辛一眼,心里有几分好奇:
也不知下一个好运被何辛投资的,会是谁?
大约是天气不错的缘故,马路上的行人比起冬天多了许多,她们的摊位很快就吸引了一些人的注意。
这次带出来的图书基本上都是相对轻薄的单行本,也有一些小的文创产品,毕竟,很少有人会随便在书摊上买什么精装套装书,或是大部头。
何辛边拿起一个新推出的“大作家也厌班”主题的帆布包,边随口问了谢萱一句:
“小谢,俱乐部的成员现在有增加吗?”
谢萱微微摇了摇头,“不是太理想。”
读书社群的门槛不高,无论是线上线下都有大量的读书社群,本就趋向于饱和。
互联网发达的时代,很多阅读爱好者早已有了自己的固定社群,该满足的需求都有了,如果没什么特别的理由,为什么还要加入一个付费的线下读书俱乐部呢?
何辛倒是不怎么担心,想了想,突然建议道:
“其实我觉得,也许咱们可以换个思路。”
“我之前一直沉迷一个小游戏,其实那个游戏的内容真的非常无聊,毫无意义,但我每天都会忍不住玩很久。”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吸引我的不是游戏内容,那到底是什么呢?”
“后来我才发现,吸引我的是游戏中的社交。从我进入游戏的那一刻起,我已经有了分数,有了等级,会和全服甚至全游戏的玩家一较高下,还有限时活动、互相pk什么的,游戏内容是什么并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在和其他人竞争……”
谢萱一开始还有些不明所以,但听着听着,镜片后的眼睛就亮了起来:
“我懂了,你说的是社交机制中的竞争性,还有,要多给客人制造成就感,建立奖励机制。”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吧。”何辛挠挠头,“感觉这样比较吸引人。”
“按照游戏机制来制定俱乐部的规则,确实是可行的。”
周祺不知何时听到了她们的对话,很自然地加入了话题,她在aurora也做了半年的app开发,对这方面相对熟悉。
“比如可以设立一个会员积分,参加线下活动、分享交流阅读体会、完成共读目标等等就可以增加积分,一定的积分可以兑换一个小礼物,然后再做一个积分排行榜,甚至不需要任何奖励,就有人会自动卷起来……”
谢萱闻言突然看了向来与世无争般的周祺一眼,好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