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影朝不著痕跡地四下張望,周邊座次陸續上人,人多眼雜不便多問,只好作罷。
說話功夫,原疏已經收拾好桌椅,按著顧悄在暖墊坐下,又替他洗筆研墨鋪紙。
少年猶帶病氣,精神頭並不好,落座後擦了把臉,便支撐不住半趴在案上,顧影朝深深看了他一眼,還是小聲提醒,「剛剛我見到徐聞和顧憬,小叔公當心。」
少年頭未抬,只淺淡地嗯了一聲,抻在案上的細白指尖蜷了一下。
辰時,教官宣讀考紀後,諸生落座,正式開考。
舊時無考卷,由內場教官口頭宣讀考題,三遍過後,不管聽清沒聽清,都要提筆應答。
這時候就能體現塞錢的優勢。
顧悄四人的位次,不意外地靠前,又不頂前,正是十分好作弊的黃金地段。
第一場書論題,方灼芝親點「出門如見大賓」。
科場出題,常分大題與小題。
凡鄉試以上大考,慣用大題,取整句、一節乃至一章為題;而以下縣、府、院試,常用小題,主考喜截句子片段,又分上截、下截和冒下。
顧勞斯摸摸下巴。
這題出自論語·仲弓問仁,出門如見大賓,是截上;而他考前押的「使民如承大祭」,乃截下,雖不中亦不遠矣。原黃二人習作,只要稍作改動,忌連下,文章基本可用。
他長長鬆了口氣,開始琢磨自個兒文章。
拿什麼名次,顧悄犯了難。
原本與顧雲斐對賭時,他尚不知家中困境,如今再想出風頭就得掂量掂量小命了。可考差又是自打嘴巴,更不可取,是以小公子愁眉緊鎖,提筆柱香時間,卷面仍無一字。
幾個巡考輪番走過,瞧著他白茫茫的捲紙無不搖頭。
紈絝,果然是紈絝!
紈絝本絝咬著筆,全然不在意。
案首他鐵定是要拿,關鍵是怎麼拿得叫人心不服、口不服還必須輸。
最好是出了考棚人人跺腳,卻只敢在心裡大罵:「呸,這種文章,怎麼敢!」
這難度,可比考試本身刺激多了!
顧勞斯心塞,連嘆幾口氣,又磨磨唧唧半天,引得監試官多看好幾眼,甚至將他列為重點關注對象。
……
辦法也不是沒有。
此時,離第一場結束已不足小半時辰,顧影朝已停筆,黃五原疏開始謄真,也有不少猴急的舉手交卷,正等著方灼芝親批。
顧雲斐在那猴急的裡面,又首當其衝。
他是全場第一個交卷的。
縣考,作為科舉入門都不算的初級資格試,主考掌握著絕對的生殺大權。
省教育廳給每縣初試五十個取中名額,只要知縣願意,他甚至可以當場敲定這五十人。
但通常,方灼芝只定前二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