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詹權直白地表明心意說自己此生肯定不會納妾,他哪好意思說!
就這麼隱晦地表達一下。
郡主道:「亂世不由人嘛,我心裡有數。」
第142章
郡主饒有興致地看著詹權, 故作好奇地問:「母親真是那樣說的嗎?」
詹權心道,母親的原話自然不是這樣的,他不過是提煉總結了下。但母親心裡肯定是這麼想的。若不然府里唱戲時, 母親也不會刻意拿著戲台子上的情節提點他們兄弟幾個。要是他們兄弟敢納妾, 雖然母親不至於把他們趕出家門,但肯定不高興。
大哥自來就是母親說什麼都是對的, 故而明知母親不喜,絕對不會納妾;詹權本人則有意維持府里現有的和諧,加上母親待他不薄, 哪怕單純是出於恩情呢,他也不會想不開去納妾——又加上詹權有意和郡主好好經營夫妻感情,雖不好意思直白地表明心意, 但借著這個機會表下態, 只道母親說了如何如何,其實全是他的心裡話。
郡主卻好似根本沒有體會到詹權那點隱晦的心思, 反而追問道:「那母親原話是怎樣的?」和詹權相比, 她心裡藏的全然是另一番心思, 定然都在詹權的意料之外。
她心說,果然是跟著什麼人學什麼樣。
她覺得詹權的性子很像是安信侯府的先侯爺。沒說先侯爺不好,那其實是個粗中有細的人, 但依然是武官的做派, 和文官之間的勾勾繞繞、細膩纏綿差出去老遠。
也沒說武官不好的意思。
郡主只是習慣性去分析一個人而已。她自己的思維方式肯定是偏文官的。
詹權不知道郡主為何要追問,但還是老老實實地說了起來。說某日某時何種情況,母親當時是什麼表現;又某日某時何種情況, 母親當時又是什麼表現。郡主耐心聽完後, 總結說:「所以母親其實壓根沒說過納妾全是男人的錯,這樣的話, 對不?」
詹權愣了一下。
能把皇上暗中交付的幾次差事都認認真真地完成了,又在真刀實箭的戰場上立功活下來,詹權顯然不是一個笨人。他覺得郡主好似在提點他什麼。詹權若有所思。
郡主又不知道想了些什麼,轉移話題道:「其實我這幾天並沒有閒著,給幾位姨都備了禮物,你看看合適嗎?」至於給萬商、靜華道人的禮物自然早早就送了。只是尋常人家沒有剛成親的小媳婦給公爹的姨娘送禮的,故而還得找個時機才能送出去。
給金寶珠的禮物是一份菜譜,裡面收錄了十好幾種風雅清新的小點心,顯然是知道金寶珠的娘家開了酒樓。這些點心算不得是真正的秘方——要是真正的天下僅此一份的秘方,那金寶珠肯定就不敢收了——但金家酒樓主要也不是賣點心的,點心對於他們是錦上添花,故而就顯得很合適,可以放在專為讀書人開的那半邊樓里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