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1 / 2)

儘管此時姜茂林仍未出場,我仍然十分樂意向你介紹他。姜茂林,姜麗麗的父親,一位野心勃勃的農家子弟,據他所說,他的爺爺,也就是姜麗麗的太爺爺,曾經是國民黨的軍官,曾參與抗日戰爭,在解放後被共產黨收編,並參與了抗美援朝戰爭,至今姜麗麗家仍然殘留許多他的痕跡。儘管家底因為他地主階級的出身被折騰乾淨,但在平反後,他還是擁有了一個非常體面的公職,並因為年齡問題,交給姜茂林的叔父接班。姜茂林的叔父也很知道感恩,對家族中其他兄弟姐妹做出承諾,任何一個孩子要讀書,他都供到大學。

但姜茂林沒有考上大學。

他像許多世人眼中誇讚的「聰明人」一樣,一鼓作氣,但後勁不足。總是迅速展現他的天賦又迅速泯然於眾人,這讓他總在人群中處於稍微高一點,又不足以擺脫原本的階層。就如同他在這個工地上的位置,他是這群工人的領頭,負責監督他們上工,以及代替他們去和工頭交流請假之類的問題。如果工頭需要臨時加班之類的消息,也是由他向下傳達。作為回報,他得以獲得比普通工人高一點的工資,以及在窩棚區里挑選唯一一間水泥房子的機會,他的房中有一個簡陋的廚房和衛生間。他也能把林曉莉和姜麗麗姐弟接過來一起生活。

在這之前的許多日子,以及他涉足的許多行業中,他也擁有這樣的許多特權。總是普通人稍高的一批,不會泯然眾人,但也不足以讓姜麗麗和他們的身份有本質的區別。就好像姜麗麗住的雖然不是石棉瓦屋頂,但也仍然無可避免地在玩耍的時候被別人家的石棉瓦屋頂「蜇」過一樣。

而姜麗麗的母親林曉莉顯然也清楚這一點。

正是因為清楚,所以她才格外要跟這些棚屋裡的女人劃清界限。儘管她們無比想獲得她的認可,時時觀察她的舉動和穿著,想辦法進行模仿,並且熱情地在每一次她需要她們的時候給予許多善良但無用的建議。

和姜茂林不過五官端正不同,林曉莉稱得上一個美人。事實上,她正是因為漂亮,才被說親的人從她家的小山村挖出來,嫁給稱得上體面人家的姜茂林的。她也因此對於自己的容貌格外珍惜,而且對於自己高人一等的地位從不懷疑。畢竟每年過年,帶著那些新奇昂貴的禮品回到她那個還沒有通車的娘家時,她身邊的親戚都會提醒她這一點。

林曉莉從不屑於與棚戶區的女人為伍,為了和她們劃分開,她採取了許多在她們看來毫無必要的浪費。比如從不自己做早餐,只在買菜的時候順便帶回來一家的早餐,光顧那些她們從不會光顧的工地外的早餐攤子,在那個時候,早餐攤子供應的還是當地的居民,那些日上三竿才懶懶散散下樓,然後去上班的居民。

林曉莉甚至擠入了當地居民的牌局。每天下午,她穿上最好的一身衣服,還有放假時擠公交去服裝市場買的珍珠項鍊,去和當地的居民打牌。林曉莉天生具有這種能力,她像是雨林中的某一種攀援植物,柔弱而堅韌,永遠不放棄往上爬。用現在的話說,她這叫向上社交的能力。

而她的固執在這一次達到最高,她要姜麗麗去上當地的小學,她通過自己的牌友弄到一個名額。許多年後,這件事的後果才延宕開,一是姜茂林因此懷疑她出軌,一是林曉莉也曾很多次,提起那個打牌的地方房東的兒子,如何追捧她,如何想娶她。這樣的男性還有很多,如同星星一樣點綴著她的回憶,但很快她回到現實中,忍受姜茂林越來越糟糕的經濟狀況和偶爾的毆打。

但這時候一切都還沒來得及發生,姜麗麗還只是個尋常的六歲小女孩,儘管從小被誇贊聰明,但在城市的複雜環境裡還是有點眼花繚亂。不只是姜麗麗,那一代農村小孩都要經歷這一段,城市對外來者從來不友好,像在別人的客廳留宿睡沙發一般,有種全方位的被注視感。

當然姜麗麗早早學會觀察和模仿,她從小是個聰明孩子,兼顧姜茂林的聰明和林曉莉的聰明。就像林曉莉也迅速學會了所謂城裡人的打扮,在涼鞋裡穿上絲襪,穿上各色鮮艷的連衣裙,並且把頭髮燙卷一樣。

所以當姜麗麗站在那間寫著「迎春區第三小學」的水泥建築面前,她並不覺得很慌張,反而有點躍躍欲試,小孩子的時候,常常有一種從胃中升騰起來的輕飄飄的感覺,迫不及待去做點什麼。

作者有話說:

開新文啦,求收藏求評論~微博是這個@可莉謝

第2章 第 2 章

當然,很快,這種感覺就在那個乾瘦高挑,總是用眼睛的下緣打量人的教導主任到來後,迅速地遭遇到了第一次挫敗。

現在再回看,迎春三小並不是什麼高端的場所,而只是城市邊緣的一所普通小學。但對於那個時候的農村小孩而言,如同天塹。厚厚的水泥院牆將整個小學圈住,黑色雕花的大鐵門由保安看守,操場十分寬闊,水泥花壇里種的是大棵的鐵樹和女貞樹的矮籬。

對於姜麗麗這種托關係來的小孩,教導主任見得多了,她甚至毫不避諱地對林曉莉表達了這一點:「這種外來的小孩,我們都不收的,何況還是直接插到班裡,生活習性都不清楚。做過體檢沒有?」

最新小说: 听说月亮是咸的 苦卡记者人生 《盛放我(1v2)》 《情迷1942(二战德国)》 炮灰她盛世美颜[快穿] 璇璣 兔子先生不戀愛 騎驢列過孤獨星球 大佬,親親 海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