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枚舊錢鑄為一枚大錢,朝廷主動造劣幣。但這裡有一個疑問,百姓上繳身丁錢時,若繳納劣幣,須補齊良幣。若是地方官府也不收這大錢怎麼辦?」
「唔……百姓,百姓反正是要補齊的,這短時間之內,恐怕難以改變。但這為朝廷剩下了一筆錢,僅此而已……」陳初六有些尷尬地回到,他倒是忽略了一件事,這錢法弊政其實不在良幣劣幣,而是在於朝廷根本沒有銀行。
只要沒有銀行,錢法就掌握在豪門手中,不管什麼良幣劣幣,都會是剝削百姓的手段。只有朝廷有了銀行,才能將豪門剝削的錢……轉移到國家來。對百姓而言,損失的錢差不多,但前者只是變成了別人碗裡的大魚大肉,後者多多少少還有一絲感受不到但確實存在的實惠。比如邊境的安寧,河道的通暢。
陳初六出的這個辦法,便只是讓朝廷省一筆錢。市面上的良幣越來越少之後,百姓換良幣的成本會提升一點,但隨後百姓會用劣幣補齊的辦法。但正如李迪所言,雖有不公,但百姓早已習慣了。
這時李迪又道:「若是朝廷自己印了劣幣,那外面會不會讓劣幣更劣?現在說的劣幣,其實並不是不能用。這劣幣只是稍微差一點,讓那些收銅錢的無錢可掙罷了。若是再劣等下去,可就成了假幣,到時候朝廷便失信於天下啦。」
趙禎微微頷首,又為難道:「知應許多年前謝過漕弊論,朕至今記得。若是京中對各地貢銀賦稅查得嚴,無疑又是讓那些胥吏有了盤剝的藉口。世上之事,實在是難兩全。」
陳初六嘆道:「自堯舜以來,世上日新月異,未曾一日不變,惟願陛下日日維新,與時俱進,方能享國萬載。」
趙禎從旁邊取下一物,定睛一看,乃是虎符,看向在場三人,陳初六、李迪、王中正,道:「整頓樞密院,猶如漢末袁本初與何遂高清理宦官,稍有不慎,就會闖下大禍。朕不得不慎重為之,將重任交付你們三人。」
聽了這話,三人皆是肅然,在趙禎面前拱手聽令。
趙禎將虎符交給陳初六道;「此為天王山虎符令,知應持此虎符,去天王山聯繫丁度與曾公亮,一月之內,按住駐紮天王山的火器營與五萬禁軍不動。若外地有動亂,則率軍抵禦,若京中有動亂,則入城清剿。」
「李迪,朕密拜你為首相。宋公垂年老力衰,不足以彈壓百官。整頓樞密院,就怕他們聯合作亂,你務必將其分而治之,在其未成勢之前,便將其滅殺。朕不想看到朝廷明面上又任何亂子,除了大議錢法。」
「王中正,你現在便去東門司,一切密旨、密揭都由你親自遞來。特別是知應、復古二人的密信,你若是誤了,便是死罪。」
「臣領旨。」
「朕未親政時,便以掌握大內密探與護衛、皇城司邏卒、羽林軍。這次要將樞密院、殿司、馬司、步司都撤換一遍,與各處關鍵、宮門之守將,也要撤換一遍。京畿以內之關隘、驛站,同樣要撤換一遍。變動之大,須得謹慎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