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 > > 宋朝大官人 >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言之有物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言之有物(1 / 2)

貢院封閉之後,尚沒有什麼事情可做。陳初六在房中,點著一盞燈,仔細琢磨這次恩科的事情。

陳初六在舍人院提過了之後,朝廷打算嘗試一番,將策問提到頭場。這群考官之中,浦城章是清流領袖,經學大家,詩賦、論都是能來的,他也在地方為官數年,對實務估計也不會太外行。

晏殊則是文壇巨匠,也是領袖一般的人物,又是多年的翰林,神童入仕,威望頗高。盛名之下無虛士,晏殊的本事,陳初六是知道了。

想要在這兩人的眼皮底下,為徐良駿、何健京他們開點後門,可謂難於上青天。不過,陳初六也根本沒想給他們開後門。徐良駿等人早已入京,上門拜訪的時候都吃了閉門羹。陳初六倒是不怕風言風語,但不能誤了他們。

策問一般是考五道,凡詩賦進士,子策、史策各一道,時務二道。子就是諸子,除了儒家意外的道家、法家之類,史就是史書,一共十七本史書。

古人讀書的順序,一般是用論語、孝經啟蒙,而後深讀儒家經典。這些書滾瓜爛熟,便需十年寒窗。十年之後,才可緩緩的讀史、讀諸子之言。若是都讀通透了,少說也要十年。

蒙學七歲起,二十年之後,就是二十七。若是不勤奮的人,恐怕到三四十歲,也還讀不通透。三十年埋首書堆,這種人就算讀出來了,極少有不是書呆子的。

古人當官,其實也是按照這個順序去讀。先開蒙,再讀儒家經典作為立身之本,知仁義道德。再讀史書,以史為鑑,才知道一些處事的手段。最後讀諸子之言,便懂得了變通之法,讀到最後,便是道家的經典,然後就是周易了。

這個時間太長,現實情況很難允許,也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讀到通透的那一天。科舉乃是掄才大典,便只能妥協一下,重才華而輕實務。那些詩賦經義的,至少有一個好一點的腦子,將來再學別的也容易了。

這個順序是天然的,陳初六無法改變。雖然倡導事功,也沒有要重實務而輕詩賦,而是先策問而後詩賦,沒有輕重之分,只有先後之別。

策問五道的題,基本只能陳初六來拿定。若是出得偏僻了,考生不知道,當場罵娘然後胡寫。若是出的題大家都知道,要麼早已蓋棺定論,要麼爭議頗多,想要看題拿分,就比較難了。

考慮了考生之外,還得考慮考場之外的。譬如若是考史策,那就不能讓考生容易聯想到當今之事,若是考時務,也要避重就輕,不能觸及到相關利益。若是考諸子之書,至少要選一些利於維護統治的。

想定下考題,可謂難矣,陳初六暫時還沒辦法。這次考官之中,除了主考、副主考之外,還有二十名考官。二十人中,有十人是初考官,還有十人是覆考官。此外還有編排官、彌封官,這些以御史、內侍充任。

考試之時,每個考生都有一間小房子。寫卷之後,內臣收之,交給編排官。編排官就講卷首的姓名籍貫去掉,用編號排好,又交給彌封官。

彌封官譽寫一遍,在校勘一遍,用御書院印蓋好,便送初考官看卷。初考官看完之後,定下等次,再交給覆考官再定一次。

最新小说: 寡夫欲潮 暗恋成真 【gb】动物农场 穿成恶毒主角攻被np强制了怎么办 發家後,你告訴我這是修仙世界 我靠賣椰汁成神了[天災] 欲言难止 喜剧天王 王者恩仇 快穿:神明她又在修羅場當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