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水監,上司是侯叔獻,負責水利,是職事官,技術性官員。有了這兩層關係,都水監和陳初六的關係還不錯。稍有異議的,就是覺得陳初六光說不練假把式,但不管怎樣,大多都承認,陳初六事功之學,為他們正了名。若是以前,他們在朝堂之上,和吏員待在一鄙視鏈上差不多的位置。
很明顯,這兩個都水監的人,是侯叔獻挑選過一番的幹將,決堤泄洪的大部分事情,陳初六都放心交給了他們,這兩人忙前忙後,倒也妥當。
這倆人進了書房,拱手道:「稟陳大人,水勢已經退去,依我二人所觀天色,一月之內,無漲洪之憂。此番決堤,水排了三天三夜,水退去之後,能造淤田兩萬三千畝,還有大小水塘三十餘處。離河岸遠的地方,尚有可用的鹽場。」
「兩萬三千畝……」陳初六臉上似乎有些不滿意,都水監的兩人,只好又解釋道:「陳大人,這淤田多少,還得看天。汾水不比黃河,泥沙少,水勁也小,故而所淤之田,不過是兩萬多畝。」
又走上前,獻上一圖道:「這裡是我二人仔細勘察出的地形,清源、陽曲、榆次三縣的煤場,可依已有的小河以及塗水、洞過水、漂河這些水系,稍加改變,即可成運河,只是這挖掘、修堤的錢,所耗甚大,還望陳大人三思。」
這時陳初六才笑了:「不愧是侯大人手底下練出來的兵,二位辛苦了,這圖本官收下了。二位這是要回汴京?」
「不錯,決堤之後,河水不會再漲。陳大人只需派人將決口堵起來修好即可,注意了,這修補決口,要比別的河堤修得更寬一些,外堤要用圓拱支撐起來,入冬之後,再重新修繕,這才穩妥。這些事情,太原府的人自然會,卑職回京復命了。」
「哦……稍等。」陳初六拿出兩張紙,在上面寫了幾句話:「這兩張紙,一張是可以拿給侯大人看,誇你們的。另外一張,你們可拿著陳家,兩人各取五百貫,就當本官的一點心意。」
「這……」
「別忙著拒絕。」陳初六笑道:「還得麻煩兩件事,你們回京的時候,順道將這一季的石炭押往汴京,交到陳家的人手裡。回京之後,能否幫本官物色物色人才,方便到太原來幫忙。」
二人連忙拱手稱謝,隨後又有數人前來書房,有道謝的,太原府決堤泄洪,幫了他們大忙。陳初六也清楚,這些人就是那種提上褲子不認人的,便也沒要求他們多少。只是太原府今後的商隊,恐怕走水路的多。他們作為沿岸的州縣,能行與方便,自是要行與方便。
本府之內,安置鹽民,又要把運河的路線敲定下來。陳初六把都水監的圖,交給司戶,讓他去仔細探索。府學、縣學的學子來府衙,這已經是常事了。等這些人都接見了之後,等在門外,坐也不能坐的幾個士紳,以及等得快要尿失禁了。
這些人年紀可不小,作為百姓,吏員並未給他們設座,還不斷上茶水。他們看著一撥又一撥的人進去了,就連八九歲的小孩子,也比他們先進去,心裡便緊張萬分,不斷喝水。喝了水,又不好意思問恭房在哪裡,只能在原地跺腳。
「諸位鄉老。」吏員的聲音傳來,這幾日好似聽到了天籟之音,都湊過臉來,期待地問道:「能進去面見陳大人了嗎?」
「呵呵,陳大人吩咐了,諸位鄉老都是士紳先賢。此時天色已晚,諸位想必也乏了,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