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你不是騙我吧?」
「你哥什麼時候騙過你。」陳初六瞧了一眼周氏等人,意思是八字有了一撇,就看那邊陳家,有沒有那一捺了。
陳善修喜形於色,坐立不安,忍不住催促道:「哥,咱們什麼時候去?去了,是不是就定了?」
「那可不一定,人家不一定看得上你。你這傻小子,盯著人家姑娘看了那麼久,話都不會說一句。」陳初六搖頭道。
「啊?原來,你們都看到了。」陳善修微微有些喪氣:「她,她父親,是參知政事,怎麼會親自上門……」
「你回去準備一下,洗個澡,換一身衣服,精心打扮一下。如果他們家的人沒來回絕,明天咱們就到他們府上去,再談一談。十天半個月,請幾位德高望重的人為你們作保擔媒。」陳初六咳嗽一聲:「但完婚的事情,還得往後拖。你要是連舉人也考不上,人家嫌棄你退了婚,這就不好了。」
陳善修點頭道:「高中皇榜之日,便是完婚之時。」
陳家人大喜,周氏和陳父放心下來了。陳堯佐家裡書香門第,官宦人家,能與他們聯姻上,這對自己家今後的立足和發展大有裨益。值得高興的是,不久之後,那陳堯佐也派人過來了,陳小姐見了陳善修之後,似乎也有些中意。既然是兩情相悅,又是門當戶對,結為秦晉之好,那真是天作之合。
古人婚嫁,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誰家父母不疼孩子,大部分情況下,父母還是願意遵循孩子的意願的。
有媒人上來介紹,找個機會讓男女雙方看過。若是不願意,那就說「女兒還想多在身邊孝順父母幾年,捨不得離開」或者「兒想考取功名之後再談婚論嫁」。若是看對了眼,那就是說「婚姻大事,全憑父母安排」。要是門不當戶不對,這個見面的機會都不會有了。
次日到陳堯佐府上,陳守仁、陳初六、陳善修三人。陳守仁去談姻親的事情,這自然是水到渠成,雙方都是官宦人家,對這聘禮、嫁妝什麼的,實不在意。只是約定了一下時間,讓下人去辦就行了。
陳小姐單名一個薇字,兩家安排陳善修和她在後院中談了一會兒,據陳善修的話,這位陳小姐那真是才貌雙絕,世間少有的佳人。
陳初六來此,自然不會是為了當電燈泡。陳堯佐能主動上門,看中的絕不會是別的,只會是陳初六。聯姻之後,陳堯佐必有所求,陳初六就是想問一問他的心思。大戶人家談婚論嫁,多少是有點醉翁之意的。
來陳家之後,陳初六四處觀察,心道這陳堯佐家的底蘊著實不凡。陳家老爺陳省華,在五代十國後蜀國中狀元,後蜀滅亡之後,進入大宋,官至左諫議大夫。卒贈太子少師、秦國公。
長子陳堯叟是端拱二年狀元,官至宰相,三子陳堯咨是咸平三年狀元,現以工部侍郎知天雄軍,封疆大吏。上門來談親事的陳堯佐,是陳省華次子,端拱元年進士及第。陳薇是他五十歲時妾室生的女兒,老年得一愛女,倍加寵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