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天下有用之學,來者不拒!」
陳初六說完,只見大家紛紛站了起來,深深地施了一禮,眼中儘是敬佩與激動。
這才是宗師氣概!
黨同伐異,成就再高,也是一家之言。求同存異,海納百川,才是大同的學問!
穆修摸了摸鼻子,本以為今天他會是主角,沒想到只是拿出來隨意介紹了一下,當成求同存異的一個「活證據」而已。
不過,陳初六此舉,卻是讓他年老寂靜的心,也跟著激動了起來。這也許是文運昌盛的開端吧!
陳初六從四為詩社回來,徐良駿等人籌劃聯合書坊,做了個特別版,只有一條新聞,即是陳初六向天下有志之士、有用之學發出誠懇邀請。
此事一經傳出,便引起仕林廣為議論。那些暗地裡憎恨陳初六的人,皆是大為驚駭,好個陳初六,又來收買人心!這種妖言惑眾之輩,怎麼會有這麼多人跟隨?
他們說得倒是不錯,陳初六就是拿來收買人心的。那些治學主張不同的泰斗,並不會因為這一句話就屁顛屁顛來給陳初六打工,只是會隨口說上一句,四為詩社還算可以嘛。
他們這樣說了,座下的徒子徒孫自然不敢說什麼了,更多的人會因為這句話對四為詩社有好感,這便是達到了陳初六的目的。
朝廷之上,很快也傳來了消息,張知白離開後,加張士遜為集賢殿大學士、同平章事。這個決定,倒是在情理之中。
張士遜的人品、威望、資歷,在朝中都是首屈一指的,還是天子帝師,這更是加分項。陳初六得知這一消息之後,卻是悲嘆連連,又是一位老臣,讓他成為宰相,看來太后準備再來一次清理了。
如果張士遜聰明,不要提拔自己的人,轉而提拔新人,這或許還是自保之策,只是這又壞了官場規矩。當宰相,就是在天子和百官之間進行選擇,辯理陰陽。
對於陳初六來說,張士遜與王曾貌合神離,其實不和,今後在二相面前如何處變,成了一大難題。王曾為相數年,在朝廷內外威望資歷,不弱於張士遜,只是年紀差了些。
陳初六家裡,王雨溪生了孩子之後,身體逐漸恢復,小姑娘整日睡覺,也不見吵鬧,比小虎要乖巧不少。但出世尚早,看不出什麼。
如何取名,陳初六卻又犯難了。回頭一看,只見王雨溪抱著小姑娘,窗半掩著,涼風吹來,燭影搖曳。冷風吹來,陳初六清醒了不少,一首納蘭詞,從腦海里鑽了出來。
「燭花搖影,冷透疏衾剛欲醒。待不思量,不許孤眠不斷腸。
茫茫碧落,天上人間情一諾。銀漢難通,穩耐風波願始從。」
陳初六不知道怎麼就想起了這一首詞,也許是這些日子的遭遇和感觸,加之此情此景揉雜在一起,自然而然就將這首詞從記憶深處拽了出來。陳初六將窗戶關好,走過來看著母女二人,笑著道:「女兒的名字,我想好了。」
「叫什麼?」王雨溪問道,忽的又撇撇嘴:「不能像小虎那麼簡單,夫君是才子,要拿出詩詞或者典故來,不然我與女兒可不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