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齡即位,至今十六歲的趙禎,說起來也是順風順水。上有一個精明能幹的太后幫著總覽朝政,下有先帝留下來的一群肱骨老臣忠心相助,更有陳初六屢出奇招,幫他做成了幾件絕世之功。
「臣豈敢居功,此事全賴陛下英明神武。」
這句話,是所有臣子都在說的,說得多了,趙禎似乎也有些信以為真了。陳初六看著趙禎對軍民一體期望甚大的展望未來,他站在一旁,並未說話,心裡頭想,如何能勸誡趙禎呢?
趙禎自嗨了很久,發現陳初六根本沒有搭理他,便回過頭問道:「知應,你覺得朕說的沒有道理?」
陳初六想了許久,這才回到:「陛下可知道赳赳老秦?春秋之時,秦穆公為五霸之一,但穆公之後,秦國霸業難續,積貧積弱,至秦孝公時,用商鞅變法改革。在史書上看來,商鞅變法之後,秦國便迅速強大起來了,但實際上,卻過了一百三十五年,秦國也才一統天下。」
「知應的意思是……」
「臣的意思是,陛下若想成不世之功,要有做秦孝公的準備。唯有準備做孝公,方能成始皇。」
「這……」趙禎聽了低頭開始沉思,偶爾也看看陳初六,臉色不是很好,這時陳初六忽然又道:
「在西域之外,很遠很遠的地方,有一個地方,叫做羅馬。羅馬以西,有一國曰法蘭西、法蘭西以西,有一國曰英吉利。英吉利之小,尚不及高麗也,其民愚昧無知,農耕猶如花夏千年之前。」
「哦?還有此等地方在?」趙禎饒有興趣地問道:「這等尚未開化的地方,知應是如何得知的?」
「臣之前與那邊來的人有過一些接觸。」
「哦,明白了,知應去嶺南的時候,必定是見到過許多異族人。」
「是啊,那些異族人,雖然蠻化未開,但卻也是天道一脈。臣便聽說過,一些關於他們的傳說。除了英吉利、法蘭西這等小國,在他們海的對面,又一叫滿清的國度……」陳初六變著法的將近代史給趙禎講了一遍,當然是到處改一改,然後當成故事來講了。
從滿清八旗入關,氣勢洶洶無敵於天下,到後來八旗子弟,一代不如一代,最後滿清被英人大炮打開大門,後來遭受列強瓜分。陳初六講這些,是告訴趙禎要警醒一些,不要故步自封,狂妄自大。
同時,也要讓趙禎看到世界之大,不要以為大事都可以一日做成。若是直接說趙禎不行,那肯定得罪人,但這樣一來,說的是這個世界很大,趙禎也不少愚笨的人,他很快便理解了陳初六的用意。
「後來那個滿清,外憂內患,幸好國中尚有有志之士,揭竿而起,將他們的朝廷推翻。陛下,滿清之興,起於其行天道,滿清之敗,在於其逆天而行。古今興亡之理,莫過於此乎?」
趙禎長嘆一聲道:「沒想到啊,那個叫滿清的,如此大國,竟然被一蔟爾小國給欺負了,真是不該。知應,你用心良苦,朕的確是有些急功近利了,但朕也只是想讓大宋更加強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