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着看 > > 宋朝大官人 > 第六百二十六章 對面有個王者

第六百二十六章 對面有個王者(1 / 2)

「關內名士?」陳初六低著頭一想,人家也是名士,咱也是名士,兩個名士相見,豈能不鬥上一斗?

「呵呵呵……」洪青陽笑道:「老夫知道你小子心裡想的什麼,你是在想,人家想藉此機會,一躍成為天下名士?其實不然,這位徐嘉志年逾花甲,早在二十年前便名滿天下,如今開宗立派,座下弟子連三千都不止,可謂桃李滿天下。」

「既是如此,他為何還好爭樂斗?」

「徐嘉志視治學如性命,上次你將新編《大學》拿出來,他讀了之後,便要千里迢迢來和你辯上三天三夜,後來因為舊疾復發,這才止住了。」

「昂……」陳初六這才點頭道:「先生,那他的主張是什麼?」

「內聖外王,亘古不變。」洪青陽眯著眼睛思索,指點陳初六道:「前面一句內聖外王,講的是人須自修為聖,方能在外成就王道,你的新編《大學》,恰好切中了這老頭的主張。」

說到這裡,洪青陽不由得笑了:「你將《大學》一篇,調換順序,補了一段,把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綱目擺得清清楚楚,正好是內聖外王,他十分認同。可他治學,又講究自古以來,一字一句不可更改,所以你這新編大學,又是不可信的。」

「這徐嘉志跟自己糾結了半天,才導致的舊疾復發。這次他前來,雖是名之與你辯論,但又有向你請教的成分在其中,他是博學之士,正人君子。倒是其餘那些人,則是借他的手,想要合起伙來斗你才是真的。」

陳初六長嘆原來如此。

回家之後,陳初六想起徐良駿他們的話,他們想為「中用之道」立言,其實陳初六何嘗不想?他成立四為詩社,看中的便是文社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如今中用之道已經廣為傳頌,卻入不了廟堂,只能在市井之中。雖被年輕學子奉為圭臬,但在科場之上,他們不敢言語。

長此以往,必然使世人產生刻板印象,覺得中用之道,乃是流於市井的下乘學問,與陳初六想要達成的目的正好南轅北轍。況且,自古以來,凡是沒有成為官學的學問,沒有和升官產生緊密聯繫的學問,都日漸式微,難以成為顯學。

這一次清流借名士泰斗的威名,合起伙來想要一次辯倒陳初六,是得這主張難以在廟堂立足。陳初六意識到,這一次的辯論,是決定「中用之道」生死的一戰。

其實,「中用之道」是從「中庸」之中發散出來的。古時有一種學問叫訓詁學,訓詁學中聲訓有一個觀點,叫「因聲求義,音近義通」,也就是認為發音相近的兩個詞本義十分相近,如「校(jiao)者教也」、「盲,茫也,茫茫無所見也」。

從這個角度來說,陳初六認為「中庸」是「中用」,其實說得通。此外,中庸的意思是指不偏不倚。拿吃飯來說,就既不餓著,又不撐著,不挑食,這就是中庸,反之暴飲暴食就是不中庸。

那麼中用呢?就是將不偏不倚具體化了。同樣拿吃飯來說,某天幹活累了餓了,多吃一些,某天無所事事,便少吃一點,飯量能維持一天所需即可。吃少了幹活沒力氣,不中用,吃多了變成了沒用的肥肉,也不中用。

換而言之,中庸是一種道,沒用明確的目的。中用則是方法論,有明確的目的,目的就是有實用效果,是「器」,是事功,是建功立業。陳初六與那些清談家最大的矛盾,也真是這「實用」。

最新小说: 寡夫欲潮 暗恋成真 【gb】动物农场 穿成恶毒主角攻被np强制了怎么办 發家後,你告訴我這是修仙世界 我靠賣椰汁成神了[天災] 欲言难止 喜剧天王 王者恩仇 快穿:神明她又在修羅場當萬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