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開封府有人擊鼓鳴冤。
擊鼓者乃是一婦人,狀告當朝狀元、皇婿陳初六三大罪狀。富貴時拋棄糟糠之妻、幼子是為不仁、不義;隱婚不報、再娶公主、欺君罔上是為不忠;此等不仁不義的小人、不忠之佞臣,盜名於世,是為大奸!
開封府審理此案,但因所告者為官,於是交由大理寺審理。大理寺覺得此事過於重大(誰都惹不起),便將這狀紙遞交到了中書。狀紙一出,滿朝譁然,汴京街道上頓時如秋殺一般肅靜!
陳初六竟然是這種人?
不少閨房女子,立即脫粉回踩,把陳初六往年黑料給搬了出來,至於那些黑粉,則是乘勢而上,在其中攪局潑髒。倒是陳初六絕大多數的粉絲,都已經陷入迷茫之中,真假難辨,故而沉默。
一方沉默,就顯得黑子一方聲勢浩大,好似他們的發言,便是所有百姓的看法一般。攻訐陳初六的聲音喧囂塵上,竟有山洪一般的氣勢,這是陳初六所始料未及的。
其實,憑藉陳初六在汴京的超高人氣,就算是一點點小的事情,也能登上「熱搜第一」,更不用說這種讓人大跌眼鏡,駭人聽聞的事情了。由眼下這事情,陳初六覺得有件事情的時機,已經成熟了!
不過現在最重要的,還是將眼下這個熊熊燃燒的烈火撲滅,並要借這場 烈火,反噬製造這次事情的人。
煽風的也好,點火也罷,只要真相明了,自有憤怒的真愛粉去征伐黑粉。
陳初六上書請辭,天子挽留,又當場表態,此事若是真的,按朝廷律法處置,此事若是假的,必要查出煽動之人,誣告者同罪!
接著,天子將這案子發給中書,中書又將這案子傳給大理寺審理,大理寺最後把這燙手山芋,還給了開封府知府蕭貫手中。此外,由於此案關係重大,天子、中書、大理寺各派人來監督審理。
蕭貫的這個開封知府,還是陳初六在太后面前推薦上去的,他身為陳初六的好友,自是不會相信這種事情。雖是不信,但卻不得不重視,如果說陷害陳初六的人,真的能將有說服力的鐵證拿出來,他也只能強判下去。
不過,陳初六的反應,倒是讓他感到十分驚訝。陳初六一點也不著急,甚至還安慰蕭貫放寬心,這次審理,可以請百姓們都來看看。但蕭貫很快也明白了,應當是陳初六身正不怕影子斜,根本不擔心對方能拿出鐵證。
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
最後陳初六託付蕭貫一件事情,那就是將這幾日罵陳初六的,凡是署名了的文章都買下來,留作證據。
一個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開封府特意設在了一個平日用來祭祀的地方審理陳初六拋妻棄子案,這裡方便群眾觀看,更給上頭大理寺、中書省、天子的人擺好排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