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兒、巧兒尋了過來,趙允迪和陳長水去安排地方,找了個海邊的茶樓,煮了茶湯,一行人坐下。
李成啟喝了口茶,品味了一番道:「嘖,要不是見著女婿、女兒,還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喝到這茶呢?」
趙允迪在一旁道:「李老頭,你如今和妹夫翁婿相認了,都是女婿是半個兒,你也就剩這麼個女婿了,我的事情你不幫,他的事情你不能袖手旁觀吧?」
李成啟又品了一口茶,看了一眼陳初六,淡淡地卻有著掩蓋不住的驕傲,回到:「本官這女婿,有經天緯地之才,用不著本官幫忙。不過,這海裡面的事情,遠不像看起來那麼簡單。本官在這海邊住了這麼久,越看這海,便越看不透。」
陳初六聽得一頭霧水,趙允迪也不明不白,他道:「李老頭,你這話聽不明白,願幫你就說幫,若是不願幫忙,你也別說廢話。」
李成啟笑著道:「本官的意思是,你們不是沒辦法,是缺一位統領水師的將領,對吧?」
「正是如此!」
「李老頭料得挺准嘛……」趙允迪問道:「那李老頭,你是福州人氏,又在海邊做了這麼久的河伯所大使,你肯定是對此地情勢了如指掌,又懂海戰,難道說父王將你告訴給本將,難道說是讓你當這個水師提督?」
陳初六拱手道:「岳丈說得沒錯,小婿確實有辦法,可繞來繞去,卻還繞不過一個精通海戰的提督人選。若是岳丈有其大能,還請出手相助!」
「本官也是一介書生,哪裡知道什麼海戰?」
「那……」
「賢婿勿急,本官雖是不知,但卻知道有人可行。」
陳初六趕忙問道是誰,只見李成啟一指大海道:「原閩國水師統領,後晉江王手下水師元帥李瑎之孫,李功啟。」
「李功啟?李成啟?莫非……」
李成啟點頭道:「不錯,李功啟就是盼兒、巧兒的親叔。」
盼兒、巧兒驚訝道:「爹,我們什麼時候又多了一個親叔?」
李成啟站起身來,看著無邊無際地大海,又說起了往事:「那年,他也十七歲,我也十七歲……」
「別別別,李老頭,揀重點的說!」
原來,盼兒、巧兒竟然是名門之後。閩國被南唐攻滅後,水師統領李瑎歸屬了晉江王留從效,但李瑎掌握著閩國大部分水師,並不願屈居留從效麾下。二郎神是聽調不聽宣,他是既不聽調也不聽宣。
只可惜李瑎年紀略大,若不然李瑎就當了個諸侯。李瑎死後,吳越國趁虛而入攻滅留從效,又繼續攻打水師。由於李瑎已死,水師亂了陣腳,李瑎之子李堅力平內亂,帶著水師趕往琉球。
可惜留下李成啟、李功啟二人,好在李家人緣不錯,有義士帶往福州避難,安頓之後,開始讀書。等到吳越納土歸宋之後,他們才重新練習李堅。但兩兄弟,已經懂事了。
李成啟喜歡讀書,選擇留在福州讀書。李功啟則喜歡練武,跟著去了琉球。一文一武,李功啟在琉球繼承父業,風生水起。李成啟也中了進士,只不過沒有那麼幸運了,官越當越小。李成啟心裡愧疚,十年來沒有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