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人對柳永的異常舉動都是不解,剛才轉了一圈,柳永好似蜻蜓點水一般和大家行禮,最多是拍拍肩膀,鼓勵一番。可現在柳永看到那個姓陳的,卻是見到了熟人老友一般,難道是一見鍾情的好基友?
柳永不動聲色,將心中的激動按壓下去了,又與眾人說了幾句話,站到眾人面前。又與薄光濟推讓了一番,坐在薄光濟下首,薄光濟以東道主之尊,坐在上首。
眾人且坐下,按照之前序齒的順序,前一排都是小有名氣的,徐良駿、何健京、方才裕都在其列,其後面則是按照進學的時間排,先進學的坐在前面。陳初六自稱有個散官,便也坐在了前頭,不過是靠邊的地方。
薄光濟環顧一周,見大家都安靜下來了,便開口道:「自五代以來,長短句盛行,李唐律詩稍顯頹勢,而本朝開國以來,科舉掄才,殿試之中重策論,詩賦不過較高低。今日文會,一不談詩、二不品詞、三不賦論,專為寫韓柳散文。」
話音一落,眾人都竊竊私語起來。柳永也是拿手碰了碰下巴,不過他雖然是填詞出名的,但文章寫得也非凡品。只是今天叫他過來,卻不為填詞,只能說這薄光濟有些不通人情。早年間薄光濟資助過柳永一番,他今日是報恩來的,不然一個小小縣令,真請不動他。
不過,薄光濟的意思也很清楚。在座的人,多是一些青年舉子,若是寫詩詞歌賦,絕難超越前人的成就,也難出什麼精品。可這韓柳散文,已有不少人開始效仿,他薄光濟組織寫這麼一次,才能以新意勝之。
薄光濟又接著道:「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諸位所做文章,今日我與柳兄一同賞閱,若有不同見解,也無妨,可由大家公議。」
「太尊謙虛了,有太尊替我等指點文章,我等感恩戴德還來不及呢。」
「請太尊吩咐吧!」
薄光濟點點頭,站起身來,看著懸崖之外的五峰,又回身道:「既然是寫散文嘛,那題材不限,大家任意選擇,但要在三炷香的時間內寫完,字數不得過五百。」
題材不限?呵呵,眾人心裡都是冷笑,若是題材不限,來這五峰山做什麼?大家心裡都明白,嘴上一併稱是,然後坐在席前,開始研磨。
陳初六看著大家,都在閉上眼睛搜腸刮肚,不多時,便有人提筆寫了起來。可陳初六嘛,本是過來看看此地文風如何的,不想動筆。看了看五峰山,他倒是想起了古文運動。
宋代古文運動,由歐陽修拉開序幕。可現在的歐陽修,還正在寒窗苦讀。沒想到在他之前,便已經有了這等風氣。陳初六忽然想起,自己抄《愛蓮說》的時候,不就是遇到一個穆修了嗎?他正是喜歡韓昌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