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宅裡頭,陳初六貼在趙雅的肚子上,抬起頭來:「你們說裡面是兒子還是女兒?」
「郡主姐姐肚子尖尖的,往下沉,進門先邁左腳,應該是個小哥兒。」盼兒笑道。
「少爺,你是想要小哥兒還是小妹兒?」巧兒托著下巴十分羨慕地問道。
陳初六想也沒想:「我想要個女兒,兒子太調皮了,難得帶。」
眾女聞言都是笑了起來,她們感激地看著陳初六。在古代,生男生女對女子的壓力十分大,陳初六這麼一說,她們即便生了女孩也可以放鬆了,不用擔心被逐出家門了。其實,她們壓根也不必有半點擔心。
陳初六在家歇息夠了,換上新官服,綠袍子前面繡著黃獅子。本次平定災情的收穫,也就數這件衣服最好了。穿著這身衣服,倒也不打算去大內,而是轉眼來到了醉桃源。
如今醉桃源招待客人,非富即貴,裡頭的裝潢比之從前,豪華了不止一個檔次。陳家也想親民來著,可沒辦法,來的全是貴客。
走到門口,小二趕緊迎了過來:「少爺來了,快請進,樓上還有一間雅舍,專門預備給少爺的。」
「唔,掂配幾個涼菜幾個熱菜,待會兒本官有幾個客人要來。」陳初六言道。
坐好沒多久,解潮帶著幾個商人進來了。看樣子,解潮這群人紅光滿面,十分開心啊。這次平定災情,他們也是賺了很大一筆。陳初六請他們來,是準備查一查楊賜的事情。
現在大事辦完了,是該查一查背後的事情了。這幾位商人,在陳初六面前大氣不敢出一聲,皆是帶著笑意,小聲道:「狀元公,這次平定災情,應天府的百姓都已是知道了狀元公的官聲,家裡供著狀元公的牌位呢。」
「是啊是啊,他們挖了水塘,叫狀元塘,挖了水渠,叫狀元渠。只是狀元那麼多,真為百姓做事的,只有陳大人一人,叫別的狀元賺了便宜去了。」
陳初六聞言擺擺手:「這是本官該做的,應天府那邊,百姓都得到安生就好。」
商人們都是笑了笑,表示糧食全都下放了,百姓能撐到明年。當然,很多人早已經逃荒出去了,留下來的人不多。
聊了一會兒,陳初六問道:「你們是商人消息靈通,也去過應天府,給本官說說,那應天府知府楊賜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這……」眾人聞聽,皆是不敢立答,解潮猶豫了一下:「陳大人,這楊賜乃是皇太妃的親哥哥,在應天府是如同王爺一般的人物啊。」
「是啊是啊,那楊賜雖只是一個迪功伯,但仗著自己皇親國戚的身份,在應天府一手遮天。別說百姓了,就是官員對他也是敢怒不敢言,我們聽說,應天府縣令一級的官員,都經他的點頭。」
「楊賜在宋城修了一座大宅子,把人家的房子占了,別人要錢,竟然全部被他抓去流放邊關,自縊者數十人。」
陳初六疑惑了:「本官兩年前去過應天府求學,為何不曾見得有如此惡煞在那?」
「兩年前,先皇尚在,他還只是一小爵。淑妃成為皇太妃後,他才變得如此膽大妄為。」一名商人回到:「那楊賜截斷運河,壓榨商船,如今從南到北的商人,寧可不從運河,換走陸路,繞過應天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