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
既是金榜題名,又是新婚燕爾。為了完禮,陳初六被人當成布偶一樣擺弄了三四天。於外人看來,陳家更上一層樓,但於陳家而言,日子倒沒有多大變化。
不過是陳府門口,多了一些牌匾。什麼三元及第啊,什麼狀元及第啊,什麼公主宅府啊,反正一堆的名號。弄得別人來陳初六家裡,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如今閒下來,休息一兩天,去汴京新四為詩社看了一次,與老友們分享分享喜悅。如果旅遊不發朋友圈,那將毫無意義。
等這一些事忙完了,方才想起要去禮部準備授官。此時陳初六已經被授予了將作監丞,為階官,乃是文官37階的第27階,從八品;宋庠授予的乃是大理評事,28階,正九品。
這官只是定工資等級的,算不得什麼。此時陳初六要去做的,是選差遣官。
太祖朝時,取士人數尚少,新及第進士授官較低,多為初等職官。創立殿試製度之後,進士及第所授官階有所提高。
一般來說,進士及第,也就是三鼎甲的差遣職事官乃是通判,「上州通判,正七品;中、下州通判,從七品」。比其他進士優渥之處,在於三鼎甲全部免於銓選考試,及第之後即可授官。
「寵章殊異,歷代所未有也。」
不出意外,陳初六剛結婚就得收拾東西去外地走馬上任,當一任通判。通判之後,再慢慢遷回來。
可陳初六不願意,在汴京多好啊,熱熱鬧鬧的。去外地,還不知道是去什麼鳥不拉屎的地方呢。
不止陳初六不願意,皇上也不願意啊。費了老大的勁了,就是想把陳初六留在御前。中了狀元,反而出去了,那還不如把陳初六閹了留在宮中當總管來得痛快呢。
而如今皇上年幼,也的確需要一個年紀相仿,各方面也過得去,關鍵還能信任的人留在陳初六身邊。
在皇上和太后的推動下,陳初六不能按常例去了,得援引特例。本次恩科,是新即位天子的第一次考試,名曰龍飛榜。
這是丁謂倆兒子都來湊熱鬧的原因,同樣也是這次殿試競爭力比較大的原因之一。龍飛榜授官比較優厚,這也是太祖、太宗、真宗三朝的故事。
陳初六是愣頭青,揣著先帝爺賜下的腰牌,不用和別的進士一般,走一張門就給一次銀子,徑直穿過大慶門,來到了門下省。
卻不想,在這時遇見了宋庠等人,也等在外頭。除了宋庠,齊與義也是在此。
陳初六走上前行禮道:「此時日頭正高,不知幾位年兄為何等待在此。」
宋庠擦了擦汗:「狀元郎不知,我等前幾日準備前來栓試授官,卻被攔在了門外,說是大人們正在上朝。次日再來,大人們又在省議。」
「吃了兩次閉門羹,呵呵,那今日呢?」
「今日我等只好在此等著了。」宋庠苦笑一聲,壓低了聲音道:「我早就聽聞,這入官場必有殺威棒,沒想到今日果然。他們必是故意攔在外頭,讓我等曬個汗流浹背的。」
眾人聞言,叫苦不迭,齊與義開口道:「狀元郎,你身份高貴,興許能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