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清楚了,陳初六開始提筆寫。用先皇的在天之靈維護太后的最高權力,想明白這個總的方針了,寫文章就簡單多了。
先皇彌留之際,把陳初六叫進了皇宮,在太后面前問過類似的事情。陳初六就答道,太后沒了太子就虛,太子沒了太后就弱。
如今,差不多隻要將這文章,搬到這策文裡面來,議一議何以為至士仁人,為誰而殺身成仁。
「聖人於心之有主者,而決其心德治能全焉。運啟元聖,天臨兆民,監行事以為戒,納斯民於至純……」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爭做大宋天下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哦,好像不能當接班人……隨時準備為朝廷犧牲一切,殺身成仁!
從早上十點開始在這裡開考,到晚上之前寫完數千乃至上萬字的文章。還要字字斟酌,不敢寫錯一個字,還是拿毛筆寫,這件事其實是很難的。
(我就試過那鍵盤碼一天,八點開始到晚上十點,也差不多就是一萬六,還得文思泉湧。)
陳初六策文才寫了一半,瞧外頭的天已經是黑了。不少貢生,露出憔悴之色,如此長時間的思考和寫作,不少人吃不消的。
省試好歹有五天四夜,可以睡一覺,休息一下。可殿試,就這麼一天呀。
其實殿試的時間是沒有仔細規定的,有時候到了晚上,還可以秉燭夜戰。但大多數貢生都不願如此,皇上和諸位大臣也頂不住。
但天子年少,且是第一次舉行殿試,心中激動萬分,不知疲憊,連午膳都在殿內吃了。
也許還有一個原因,他在這裡可以完完全全享受至高無上,回到資善堂就得成為一個傀儡了。
看著底下奮筆疾書的人,皇上心說,這些都是朕的人。陳初六,不知道你的策文如何寫的。
殺身成仁,你可願為朕殺身成仁。唉,母后權柄甚重,也怪難為他的。不管怎樣,初六是朕的人。
皇上一掃崇政殿內光線昏暗,便對身旁的太監招招手:「去取蠟燭過來,為貢生們掌燈。」
「是,皇上。」
馮拯丁謂見此,都是露出了笑意,皇上懂得收買人心,體恤臣民,極為不錯。
正是以布衣造天子之廷,親承大問,此君臣之交始也。一時議論所發,可以占平生也。
皇上見蠟燭被拿來了,撣撣衣角,起身來,親自點燃了蠟燭,竟要親自為場下貢生掌燈。
一見皇上起身了,底下的貢生,還有大臣們也不敢坐了,等皇上壓了壓手,他們方才坐下,繼續作答。
皇上個子不高,畢竟才十四五歲的人。但穿著龍袍,那就有一種令臣民附身帖耳的衝動,是為人主的魅力。
皇上拿著蠟燭,為幾個貢生點了燈,那貢生竟然當場泣不成聲。那上面的幾位大臣見了,眼眶也濕潤了一下。
遙想當年,他們也是這般的懵懂,揣著鯉魚躍龍門的夢想,登上這金碧輝煌的殿堂。
今時今日,又忘了多少當年許下的誓言?又埋藏了多少年少時的凌雲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