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陳初六和盼兒王雨溪回了汴京城。周氏以及巧兒趙雅,留在了玉津園。對於艾棒廠的運作,他們都是熟悉了套路,而對於酒樓的經營,王雨溪更加了解。
大家把所需的錢,大致算了一下,考慮到將來汴京如此大市場的需求,需要多儲備一些貨物,所以成本需要三百貫。其次,酒樓這邊,加上陳家每天不小的開銷,要想撐到轉虧為盈的時候,至少還得五百貫錢才能走得大方。
算來算去,陳家手頭也只有不到三百貫了,當然陳守仁那邊 還會有俸祿發放。可馬上又到冬至了,到時候上上下下的走動,官場上的陋規,禮尚往來,還不知道要多少錢你。
陳初六手裡有幾百貫,不敢拿出來,而且拿出來也是杯水車薪的。這也許是陳初六從用蟬蛻致富開始,感受到錢是多麼重要。錢啊,錢,你怎麼不跳到我口袋裡來呢?
坐在酒樓裡面,陳初六看著進進出出的客人,心說要不要宰一波客人?這個想法還沒有完善呢,到了下午四五點的時候,外頭一個客人也沒了。
掌柜的來了,說不對勁,這四五點鐘應該是客人最多的時候,而如今沒有,不知為何。陳初六嘆了口氣:「今天入帳怎麼樣?」
「勉強保本,少爺,等咱們正式開業了,興許會更多。」掌柜的道,頓了頓,他提議道:「少爺,我有小辦法。」
「說來聽聽。」
「少爺陪太子讀書,如今應該認識不少朝中的人了,莫若挨家送一些食盒過去,推廣推廣咱們的菜。他們要是吃好了,咱們不就有客人了?」掌柜的笑道。
「可那些人,怎麼回到我們酒樓里來?」陳初六苦笑著搖搖頭,想了片刻,又道:「也對,我得挨家去送一點,再順便請他們來開業大典玩玩。這酒樓,你說幾天可以正式開業?」
「少爺,該裝修的地方,都已經裝修過了,只要少爺確定一下來的人數,自然可以開業。」
「昂……這麼快,那好。」陳初六吩咐道:「你今天把門關好,今天不招待客人了,讓廚子加把勁,掂配幾個拿手特色菜,裝好食盒,今天晚上,待他們下朝,我便送禮過去。」
「好嘞少爺。」
掌柜的去把門板裝好了,又叫人配菜去了。陳初六坐在二樓雅間裡面,泡了一壺茶,吃著蠶豆,還有一盤爆米花。這爆米花不是後世那種用玉米爆的,此時玉米還沒進華夏大門呢,這爆米花用的是糯米加微糖炒成,後世也有,方言叫「神仙米」,起源就在北宋。
陳初六前面,則是汴河大街,汴河大街過去不遠,就是汴河。陳初六坐在這裡,可以看到汴河上有船隻來往,不過這裡不是停泊之處,沒有那許多掛著小粉燈籠的船。
此時的河水已經很冷了,還有許多漁民在河面上撒網,偶爾還要跳下去。生活的艱辛,在陳初六面前這條街,這條河裡展現得淋漓盡致。身後傳來腳步聲,掌柜的提著食盒過來:
「少爺,您看一下,這食盒配得如何,八個小碟,外加一盅鱉湯。上次您說鴨肉冷了不好吃,這次咱麼廚師想了個招,咱們把烤鴨切成絲兒,拌了一些醬料,和其他搭配在一起,也是開口開胃的。」
陳初六夾了一筷子,微微頷首,還算不錯,這鴨烤得比較嫩,涼拌著,有一點口水鴨的意思。掌柜的見此,笑道:「少爺既然喜歡,我讓下面的人去配五個食盒出來。」
「嗯,去吧。」
「哦,對了,謝寶寬差人遞了一封信回來,請少爺過目。」
陳初六眼神微露疑惑,接過來,打開信一看,裡面都是歪歪扭扭的字,雞爪子寫的一般,句子倒是還算通順。一封信看完,陳初六笑道:「掌柜的,你知道今天為何這麼早便沒客人了?」